第487章 更改祭祀配祀制度
时间来到显庆元年六月二十日,阳光照进洛阳宫太极殿内,落在弥漫着檀香的香炉上。
礼官们手里捧着堆叠的间牍鱼贯而入,鞋底踩过青砖发出的声响在空旷的殿宇中如水波一般散开。
吓飞几只小团雀。
卯时正刻,李治风度翩翩的走到龙椅前,一个华丽转身落坐在威严的龙椅上。
众臣高呼万岁之后,张瑜对着众臣高喝: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太尉长孙无忌持笏板走到李治的正下方,顿时殿内安静到能听见所有人的心跳声,长孙无忌开口讲道:
“圣人,臣有本启奏。”
李治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同意长孙无忌继续说下去。
长孙无忌见状,赶忙躬身施礼,然后轻声说道:
“陛下,近日礼官寺与鸿胪寺经过反复商议和斟酌,共同拟定了一套全新的祭祀制度。
这套制度既遵循了古制,又结合了当今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现特呈上来,请陛下过目。”
话音未落,只见礼部尚书许敬宗手捧着一卷用黄绫封皮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奏疏,快步走上前来。
许敬宗停下脚步,双手将奏疏高高举起。
一旁的内侍见状,连忙上前接过奏疏,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转呈到御案之上。
李治缓缓地展开手中的奏疏,当他的目光触及那几行字时,殿内原本就凝重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压抑,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只见奏疏上赫然写着:
“昔太祖景皇帝,世祖元皇帝配祀天地,然依《周礼》‘祖有功而宗有德’,高祖定天下,太宗安四海,宜正配祀之位。”
许敬宗眼见此景,心中一紧,连忙快步上前,深鞠一躬,然后挺直身子,高声奏道:
“启禀陛下,自武德年间以来,太祖被供奉于圜(yuan)丘以配享昊天上帝,世祖则被供奉于明堂以配享五帝。
然而,这两位先帝都未曾真正登上皇位,如此安排,实与礼制不符啊!”
他的话语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中回荡,仿佛能穿透每一个人的耳膜,让人无法忽视。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起了微澜。
户部尚书高履行忍不住出列:
“二祖乃国朝根脉,罢其配祀,恐伤宗室之情。”
话音未落,中书令李义府便反驳:“
礼者,理也。汉高祖以太上皇配天,至孝文帝改以高祖配,此乃千古通例。我朝岂能固守旧制?”
两派争执间,高宗指尖轻叩御案,目光扫过阶下群臣
这些人里,有的亲历过武德开国,有的追随太宗征战,此刻脸上或忧或喜,皆是对祖宗礼法的不同注解。
巳时,高宗传旨移驾别殿议事,只留长孙无忌、许敬宗等八人随驾。
紫宸殿的偏殿里,光线有些昏暗,案上整齐地摆放着自武德元年以来的祭祀档案,这些泛黄的纸页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详细地记载着每岁冬至圜丘祭天、季秋明堂祀五帝的仪轨。
许敬宗站在案前,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大唐圜丘图》,他的手指轻轻落在图中的三层坛壝上,然后缓缓说道:
“陛下请看,这圜丘顶层设有昊天上帝的神位,太祖配祀于左,世祖配祀于右。
然而,根据《礼记?祭法》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都是以德行来配享上天。”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高祖扫平六合,方才建立起我大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