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萌轩 作品

第七章 女强人

 福建三明的清晨,雾气氤氲。

 苏宁和李水花蹲在沙县老街的一个早点摊前,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傅手上的动作。

 老人动作行云流水——擀面、包馅、下锅,一气呵成。

 小小的扁肉在沸水中翻腾,像一尾尾白玉小鱼。

 “阿伯,能再演示一遍馅料配方吗?”水花用刚学会的蹩脚闽南语请求道,手中的笔记本已经记了七八页。

 老师傅咧嘴一笑,露出稀疏的牙齿:“女娃子,你都问三天了,不是要偷师吧?”

 水花脸一红,正要解释,苏宁赶紧递上一包红塔山:“老师傅,我们是西北来的,想学点正宗沙县味道回去开个小店。我可以给你的教授付费的。”

 老人接过烟,态度和缓了些:“早说嘛!”

 他掀开调料罐,“喏,关键在这胡椒粉,要印尼产的才够味……”

 水花赶紧记下,又追问具体的配比。

 苏宁则悄悄退到一旁,掏出相机拍下操作台的全景……

 这是他这周在沙县“考察”的第七家小店。

 每次考察都会给与店老板配方费,因为苏宁可不想因为这点钱纷争不断。

 回到简陋的招待所,水花立刻伏在桌上整理笔记。

 三本厚厚的笔记本分别标着“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和“西北风情”,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配方、工序甚至店堂布置的细节。

 “宁哥,我觉得沙县的扁肉和咱们的馄饨很像,但馅料更……”水花抬头,发现苏宁正对着地图勾勾画画。

 “你在做什么?”水花好奇地凑过去。

 苏宁手中的中国地图上,已经标满了红蓝记号。

 西安、兰州、银川、厦门几个城市被红圈重点标注,周围辐射出数条线路。

 “餐饮连锁的战略布局。”苏宁指着地图,“红色是‘西北风情’,主打高端宴请;蓝色是‘兰州拉面’,走大众快餐路线;至于沙县小吃……”

 他顿了顿,“我要让它成为中国的麦当劳。”

 水花瞪大眼睛:“麦……麦当劳?”

 “就是开遍全国的意思。”苏宁笑着解释,“每个县城至少一家,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五块钱的拌面扁肉。”

 水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虽然不太明白丈夫的宏大构想,但她相信他的眼光。

 这半年来,“西北风情”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点。

 “对了,注册商标的事……”苏宁突然压低声音,“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水花从行李袋深处掏出一个文件袋:“都在这了。沙县小吃的商标设计图、申请书,还有兰州那边的……”

 话音未落,房门被猛地敲响。

 两人一惊,水花迅速把文件袋塞回行李中。

 “谁?”苏宁警惕地问。

 “是我。”门外传来林副主任的声音,“开门,有事商量。”

 苏宁和水花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林副主任怎么会突然找来?

 他们此行是以“考察闽菜”为由请的假,注册私企商标的事可没向任何人透露。

 门一开,林副主任阴沉着脸走进来,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凌乱的房间……

 摊开的地图、记满的笔记本、还没来得及收起的相机。

 “解释一下。”林副主任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拍在桌上,正是苏宁申请“沙县小吃”商标的复印件。

 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水花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苏宁却出奇地平静,甚至给林副主任倒了杯茶。

 “林主任,您先坐。”

 “少来这套!”林副主任猛地挥手,茶杯被打翻,茶水溅在地图上,“我这么信任你,把福建的餐饮资源都介绍给你,你倒好,暗中搞自己的小算盘?”

 水花想解释什么,苏宁轻轻按住她的手:“林主任,您看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商业模式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林副主任一愣:“什么劳?什么鸡?”

 “美国的快餐连锁企业,全球加起来十万多家门店。”苏宁不慌不忙地擦干桌上的水渍,“它们的成功在于标准化——任何一家店的味道都一样。”

 林副主任皱眉:“这跟你偷偷注册商标有什么关系?”

 “不是偷偷注册,是战略布局。”苏宁翻开笔记本,“‘西北风情’是国企,要顾及各方利益,很难快速扩张。但沙县小吃、兰州拉面这样的平民美食,最适合走连锁加盟模式。”

 他边说边画出一个双环图:“内环是‘西北风情’,主打政府接待和高端市场,算是西海固县政府主抓的国企;外环是平民快餐品牌‘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薄利多销,是纯私营企业。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树品牌,后者创利润。”

 林副主任的表情从愤怒变为困惑,又渐渐转为思考。

 他拿起苏宁画的草图,眉头紧锁:“你是说……两条腿走路?”

 “正是。”苏宁趁热打铁,“而且利润的大头可以反哺‘西北风情’的扶贫项目。您想想,如果沙县小吃能开一千家店,每家店带动一个西北家庭供应原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水花惊讶地看着丈夫。

 这个“反哺”计划他从未提起过,但听起来确实合情合理。

 林副主任沉默良久,突然问:“你在西安注册‘兰州拉面’,也是这个考虑?”

 苏宁坦然点头:“拉面的市场更大,但需要与兰州本地协调。我打算……”

 “等等!”林副主任突然打断他,转向水花,“水花,你去楼下帮我买包烟。”

 明显的支开。

 水花看向苏宁,后者微微点头。

 她只好拿起钱包出门,临走时担忧地回望了一眼。

 确认水花走远后,林副主任关上门,声音陡然冷厉:“苏宁,别跟我玩花样。你的想法是什么,我可是一清二楚。”

 苏宁却是不以为然的看向眼前的林副主任:“林主任,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林副主任眯起眼睛,“哼!现在你不过是搞这些暗度陈仓的把戏……真当我是傻子?”

 苏宁的手在桌下攥紧,面上却依然平静:“林主任,我一不偷二不抢,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至于商标注册,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扶贫产业。如果您不放心……”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而且所有的股份都是在水花和我父母的名下,这可算不上是什么因公废私。”

 林副主任接过文件,仔细审阅。

 这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声明,苏宁将“西北风情”35%和“沙县小吃”、“兰州拉面”的股份交给李水花和苏大强夫妇。

 “你小子……”林副主任的表情复杂起来,“到底图什么?”

 “图个心安。”苏宁直视对方的眼睛,“我娶了西海固的姑娘,就是西海固的女婿。这里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水花才会开心。”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连老练的林副主任也一时语塞。

 这时,水花买烟回来了,房间里的紧张气氛顿时消散不少。

 “林主任,您的烟。”水花小心翼翼地把红塔山放在桌上。

 林副主任看了看烟,又看了看眼前这对年轻人,突然长叹一声:“罢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我老头子不管了。不过……”

 他指着商标申请文件,“这个得加上‘西北风情’作为联合申请人。”

 苏宁毫不犹豫地点头:“没问题。”

 林副主任离开后,水花立刻关上门,背靠着门板长舒一口气:“宁哥,他是不是发现了……”

 “没事了。”苏宁安抚地搂住她的肩膀,“明天我们去见沙县餐饮协会的几位老师傅,把合作敲定。”

 水花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刚才说的‘反哺’计划,是真的吗?”

 苏宁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水花,你知道为什么我非要注册这些商标吗?”

 水花摇头。

 “因为味道是有根的。”苏宁轻声说,“就像沙县的扁肉,兰州的拉面,西海固的馓子……它们承载着一方水土的记忆。我不想让这些记忆被商业冲淡,所以要先把根护住。”

 水花似懂非懂,但她知道丈夫在做一件重要的事。

 她翻开笔记本,继续完善今天学到的配方。

 灯光下,她的侧脸专注而柔美。

 苏宁望着妻子,眼中满是柔情。

 他悄悄从行李夹层取出另一份文件……

 “宁夏水花餐饮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证书。

 窗外,沙县的夜色渐深。

 远处霓虹闪烁,那是刚刚兴起的商业街。

 1992年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席卷每一个角落,连这个闽北小城也不能例外。

 第二天清晨,当水花醒来时,发现苏宁已经整理好了所有材料,正在桌前写写画画。

 见她醒了,苏宁兴奋地招手:“水花,来看这个!”

 纸上是一个详细的“中央厨房”设计图……

 原料统一采购、半成品统一加工、配方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