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出言便作狮子鸣
白玉京最高处。有一名刚刚返回此地的年轻道士,登上玉皇城,意态懒散的坐在栏杆上,似笑非笑,望着自己那位师兄。
难得道老二下了一趟人间。
背负仙剑道藏,许是前不久还在天外天斩杀天魔的缘故,这位十四境巅峰修士,浑身散发出不少戾气。
数座天下,三教百家,论道心的坚固程度,公认最厉害的,就是青冥天下的道门一脉。
只要是经常跟随余斗斩杀化外天魔,最后还能屡次活着回来的道官,就没一个是道心不够纯粹的。
倘若死在了天外天,自然也算不上道心纯粹。
抵御化外天魔,从来是一份极大的苦差事,与境界修为的关系,有,但不会很大。
最看道心。
所以在青冥天下,白玉京每百年,在对外招收上五境道官,一同镇守天外天之时,都有一番仔细筛选。
类似儒家的君子大考。
那些六亲缘浅,彻底斩断红尘之人,为最好,但凡心头还有挂念,面对化外天魔,就极易被同化,遁入魔障。
此道,余斗为最。
八千载修道,七千年道老二,在这些岁月,余斗最少都有三千年,终日待在天外天。
斩杀天魔不计其数。
所以如果去翻一翻白玉京秘档,便会得知,万年以来,除去道祖以外,功德最多的,就是余斗。
陆沉这个吊儿郎当的,远远比不上。
哪怕是那位大掌教,两人的师兄寇名,也差了不少。
事实如此。
道老二的杀伐果断,不止体现在抵御天魔上,每当返回人间,对于那些犯了规矩的山上神仙,从来是条理分明,触之即死。
没有道理可讲。
这一点,与浩然天下的儒家,是完全相反的。
杀人之前,余斗不会去做一个“追本溯源”,只看当下,哪怕是一位功德在身,被传颂为圣人的修士,犯错就死。
青冥天下,苦余斗久矣。
但要是换一个立场角度,又不尽然,甚至是截然相反。
余斗的规矩,并不只是针对山上人,对于凡夫俗子,是一样的。
道老二这一脉的修士,在青冥十四洲,都设立有监察司,府邸门前,也都会摆放一只天鼓。
山上山下,只要心有冤屈,谁都可以去敲响此鼓,查明事实之后,自有人会去解决。
当地道官解决不了的,上报一洲监察,如果还是不够,那就直通白玉京,余斗亲自背剑下山。
一项铁律。
见了来人。
道老二神色微微不悦,问道:“陆沉,既然从师尊那儿返回,想必已经稳固十四境,那么之后镇守天外天……”
陆沉赶忙打断,摆摆手,直截了当道:“师弟不去。”
余斗转过头,神色不善。
年轻道士扶了扶头顶莲花冠,摇摇头,笑眯眯道:“斩杀化外天魔的这份重担,暂时还是要由师兄来,此次与咱们那位碧霄师叔论道,临行前,师尊向我交代了一件事。”
余斗没说话,不过眼神之中,满是疑问。
陆沉说道:“师尊他老人家说了,既然认可了一名天外来客的身份,既然儒家送出了一座镇剑楼,那么我们白玉京,也不能太过吝啬。”
道老二单手负后,“送什么?”
陆沉拍了拍腰间,余斗循声望去,那里有一枚金黄色养剑葫。
高大道人略微皱眉,“师叔如此大方?之前不是听说,那小子在藕花福地,一直不招他待见吗?”
陆沉颔首道:“确实如此,所以这枚养剑葫,并不是师叔赠与,而是我在酒桌上赢来的。”
余斗嗤笑道:“你?”
“这天底下,只论喝酒,谁有本事赢得过碧霄师叔?”
这是实话。
在一桩久远的老黄历上,对于东海老道人,曾有一句在山巅脍炙人口,传颂多年的话。
葫藏五湖之精酿,腹藏四海之波涛,小酌一口,吞尽江河,醉眼一眯,众仙皆倒。
道法尚可争高下,酒量却需拜牛蹄。
不是说说而已。这头老青牛,道龄极大,据说接近三万载,比道祖岁数都大,诞生于洪荒末期。
从古至今,因为合道的路数,大多时候,都是闭门不出。
乱世关门,盛世下山。
所以后来又有了那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不饶人。
青牛喜酒,云游四方,以本命神通,搜罗天下江河湖海之水精,带回落宝滩碧霄洞,再以独门秘法,酿造品秩极高的仙酒。
浩然天下那边,青神山夫人的竹海洞天酒,美名远扬,首屈一指,可真要跟老道人相比,那就差了很远。
一口得道成仙,谈不上,但是凡夫俗子喝了之后,脱胎换骨,成为山上练气士,是没问题的。
陆沉撇撇嘴,笑道:“师兄替我镇压天魔,心有怨气,所以难免言语刻薄几分,师弟就权当没听见好了。”
他随即解释道:“这枚养剑葫,按照师叔的意思,是给我重返十四境的贺礼。”
道老二微微点头,“难得。”
余斗转而问道:“我们白玉京,送一枚上品养剑葫,儒家给了一座雄镇楼,那么莲花天下那边呢?”
陆沉摇头道:“还不知晓。”
道老二也不太在意此事,停顿片刻,又问,“陆沉,你觉得,齐静春的那两件本命物,宁远会收下吗?”
年轻道士还是摇头,“不清楚。”
余斗没好气道:“当年跟在他屁股后头,一路远行蛮荒,朝夕相处,历经生死,难不成,你俩还不算是至交好友?”
陆沉眼神莫名,忽然说了句怪话,“独行者,是不会有同行者的。”
“修道从来寂寞。”
道老二嗯了一声,“评价很高了。”
高大道人忽然低下头,看了眼空荡荡的左袖,喃喃道:“我倒是希望,这个算是半个同道中人的小子,能接了齐静春的大道传承。”
“十四境有点困难,不过以他的资质,飞升应该是没问题的,假以时日,最多一二十年,达到我的高度,不是妄想。”
陆沉哀叹一声,“师兄还是对那将来的第三场问剑,翘首以盼?”
“时至今日,至于吗?”
道老二罕见的开了个玩笑,颔首点头,笑道:“八千载岁月,活腻了。”
“昔年着了一头域外天魔的道儿,被斩了一臂,起初耿耿于怀,而今心心念念,师弟说的没错,修道寂寞,好不容易有了个对手,岂能错过?”
“世人唤我真无敌,我对此,从来是嗤之以鼻,唯一夹带稍许恨意的,就是怪自己现世太晚。”
“修道八千载,岁月漫长,但还是不够漫长,错过远古登天战场,是贫道一辈子的憾事。”
陆沉转头望去。
今日的白玉京二掌教,有些……不太一样。
比如此刻,高大道人掏出来两壶酒水,一壶丢给师弟,一向遵守规矩的他,居然学着陆沉的模样,纵身一跃。
一屁股坐在了栏杆上。
喝下一口酒,余斗抬起头来,缓缓道:“那小子上次造访大玄都观,曾跟我们师尊,站在玄都观山门前,追忆远古登天一役。”
顿了顿,道老二开口道:“有句话,直到如今,也令人记忆犹新,是那小子最后说的……”
“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陆沉眯眼而笑。
余斗同样笑了笑,腾出一根抓住酒壶的手指,指了指自己。
“很多年前,大概是……七千八百六十五年前吧,贫道刚拜入白玉京没多久,师尊就带着境界还不高的我,走了一趟天外。”
“虚蹈光阴长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太虚之中,找到了那座远古天庭,当时的我,就站在一道接天地通的大门前,感慨万千。”
“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陆沉叹息道:“难怪师兄此前会说,宁远是你的半个同道中人。”
“所以这也是为何,当年蛮荒一役,师兄被陈清都砍了一剑,后续也没有去归还那一剑的缘故?”
道老二没说话。
陆沉却知道,自己猜对了。
对于那些参与过登天一战的远古修士,现在的山巅练气士,是愿意去礼敬几分的。
包括余斗。
有些恩情,不认也得认,没有前人铺路,哪来的后世太平?
虽然余斗去了,估计还是会被老大剑仙一剑砍回来。
之后的两人,师弟侧耳倾听,师兄敞开了话匣子,说了很多数千年来,从未与人道过的交心之言。少年时期的余斗,其实还不叫余斗,俗名不太好听,出身于市井陋巷,还上过几天学塾,不过很快辍了学。
没有江湖本子上,常见的家道中落,相反,余斗的家境,还越来越好,游手好闲的他,晃晃悠悠了几十年。
双亲故去,浪荡惯了,也没有娶妻生子,最后踏上修道之时,竟是已经临近大限。
成了一名山泽野修,靠着绝巅天赋和心性,修道路上,一骑绝尘。
很幸运的是,余斗的修道生涯之初,有过三位挚友,相逢于微末。
共患难,同富贵,真真正正的生死之交,几人互相扶持,互相护道,先后跻身飞升境。
剑修余斗。
符箓宗师,自号垢道人,真名刘长洲。
一双神仙美眷,剑修宝鳞,阵师邢楼。
四人同行,四位飞升境大修士,在青冥天下,闯出了赫赫威名,而“真无敌”的那个名号,也初见端倪。
说到这,道老二也喝完了手中酒水。
道人不再开口。
陆沉咂了咂嘴,心底幽幽一叹。
师兄年少之事,他是头一次听说,但后续修道生涯的那些,陆沉知道的不少,当然,其实在青冥天下,人尽皆知。
最后这四位生死同道,只有余斗一人进入了白玉京,拜入道祖门下。
而两位好友,邢楼与刘长洲,皆是被余斗亲自斩杀,手段干净利落。
此中缘由,无他,犯了规矩而已。
据说那位邢楼,也就是剑修宝鳞的道侣,是早年余斗的同乡,更是修行领路人,带着极晚修道的他,渐次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