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望暮野星 作品

第54章 沐少东家忽悠大会

十位嫂子正围着新织机站成半圆,像是围着一头神秘的巨兽张大嫂攥着汗湿的帕子,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打铁铺老板娘王桂花叉着腰,肱二头肌在粗布短衣下鼓成小山;秀才娘子李氏则攥着绣帕,目光不停扫向织机上的"男女平等"标语——那是林悦特意让人贴的。

 "今日不教别的,先摸清楚这铁家伙的脾气。"林悦拍拍织机机架,枣木纹理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它不是老虎,是会下金蛋的母鸡。来,张大嫂,你第一个试。"

 张大嫂踉跄着上前,围裙兜里的棉絮掉了一地。独自拉扯三个孩子,双手早已被粗活磨得像老树皮。"俺...俺怕弄坏了..."她盯着三枚锃亮的锭子,仿佛在看什么贵重物什。

 "弄坏了算我的。"林悦塞给她一团新棉,"就当是给虎娃织新衣裳,别怕。"

 李氏始终站在三步之外,鞋尖轻轻碾着地上的棉絮。林悦亲手为她系上工作围裙。

 围裙是新做的,靛蓝色布料上绣着小巧的纺车图案,针脚细密如棉线。

 "李娘子的手最巧,"林悦说,"若用这织机纺出细纱,能绣出比苏绣还美的纹样。" 李氏指尖轻轻抚过围裙上的纺车,当锭子转动时,她仔细观察棉线的走向,眉头渐渐舒展,按照教的逐渐上手进入状态。

 五日之后,纺织坊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踏板声。 张大嫂不再手抖,踏板踩得四平八稳,三锭子转出的棉线细如发丝;王桂花发明了"大力出奇迹"法,将棉条浸湿后再纺,竟让棉线强度提升一倍;李氏则改良了缠线手法,用织锦的"通经断纬"法处理棉线,纺出的纱竟能透出微光。

 下工后,张大嫂的虎娃拽着她的衣角,手里攥着用剩的棉絮,奶声奶气地问:"娘,真能给俺织新衣裳?" "能,"张大嫂摸摸孩子的头,以后每年都有新衣裳。"

 王桂花拍着胸脯向林悦保证:"以后每到一处,我必认真教授,谁纺得最好,就...就给她一块香皂!"

 五月端午,镇西悦来客栈的飞檐下挂满菖蒲,青石板路上铺着细沙,踩上去沙沙作响。

 沐明轩身着月白锦袍,手持鎏金算盘立于门廊,目光扫过陆续到来的客商——有绸缎庄的东家摇着折扇,有马帮首领牵着戴银铃的骆驼,还有身着胡服的番商,腰间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刻意将拍卖会设在端午,借龙舟赛的人潮造势,却对拍卖品守口如瓶,只放话"得此名者,可掌天下纺织之牛耳"。

 客栈正厅的红绸幕布突然被风吹起一角,露出里面盖着的神秘物件。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呼——那是一台被红绸覆盖的织机,虽未完全显露,却已能看见三枚锭子如兵器般锃亮,机架上的缠枝纹雕刻精致异常。

 "这是何物?"县城米商王胖子扯着嗓子问,"莫不是传说中的鲁班木牛?"

 "非也非也。"沐明轩轻笑,"此乃‘prC三锭织机',一日可纺棉十斤,顶得二十个妇人手工。" 话音未落,厅内哗然。

 番外商队代表阿古伊猛地起身,毡帽上的宝石坠子晃得人眼花:"十斤?我在波斯见过最快的织机,一日不过五斤!"他身后的随从们交头接耳,用番语快速讨论着,眼神中满是震惊。

 辰时正,幕布轰然拉开,十位嫂子鱼贯而入,站在织机前向众人福身。

 台下的商人们顿时屏息——他们从未见过妇人如此从容地站在器械旁,更未想过织娘竟能成为场上焦点。

 "诸位请看。"沐明轩抬手示意,"这是传统单锭纺车,一日纺棉半两。"他指向左侧木架,老妇人正坐在那里纺纱,纺锤转动的"吱呀"声显得格外缓慢。 接着,他又指向右侧的黄道婆织机:"此乃新织机,且看张嫂子如何纺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