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101章 车辚辚,马萧萧

第一百零一章,车辚辚,马萧萧

 

韩复来创作不停。

 

【与李白分别之后,杜甫再次回到了洛阳。】

 

【没有了家里的救济,手中父亲遗留的钱财日渐殆尽,杜甫不得不更加急切地拜谒。】

 

【京兆杜氏,虽然已经衰败,但名气尚存。】

 

【只是,杜甫这一脉,到了杜甫这一代,已经是极为偏远的分支了,和主脉并无往来,不然他父亲杜闲也不可能只做到了司马这样的小官吏。】

 

【杜氏家族并不能给杜甫提供钱财方面的帮助,只能给他一个士族的身份。】

 

【父亲杜闲去世后,杜甫彻底没有了经济来源。】

 

【天宝五年,杜甫带着妻儿来到了长安。】

 

【拜谒无门,那就走科举。】

 

【长安居,大不易。】

 

【长安的各方面花费都是很大的,杜甫身无余钱,无奈,只好将妻子和三个儿子送往百多里外的奉先县。】

 

【奉先县距离长安百二十里,物价低廉。到了这里杜甫才发现,长安竟然有不少低级的官员,都把妻儿安置在此,而自已单独一人在长安为官。】

 

【杜甫摇头苦笑,感慨万千。】

 

【天宝六年。】

 

【唐玄宗皇帝下令,举办制举考试,要求天下士子应试,声称要选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才。】

 

【杜甫欣然应试。】

 

【这几年,杜甫诗书经义久读不倦,就连和李白游玩的大半年,闲暇之时,也在温书,更多时间和李白高适共同研讨,学问大有长进。】

 

【对于此次制举考试,杜甫势在必得。】

 

【月余,杜甫得知自已落榜。】

 

【这次落榜,并非杜甫才学问题,而是,这一届的制举考试,就没有一个人考上。】

 

【此时,玄宗皇帝已在位三十五年。】

 

【年轻时英武果决、胆略过人、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雄才大略、才华横溢、有太宗之风的圣名陛下,已经变成了年迈昏聩、怠政荒嬉、沉迷享乐、宠信奸佞的昏君了。】

 

【玄宗皇帝整日沉迷享乐,朝政由宰相李林甫把持。】

 

【李林甫为了巩固权力,排斥有才能的士人,尤其是防范科举入仕的寒门子弟。】

 

【此次制举考试中,李林甫担心考生在策论中批评朝政,暴露其专权乱象,直接安排亲信把持考试流程。】

 

【所有考生,皆以“讥讽时政”为由淘汰,无一人及第。】

 

【考试完毕,李林甫向玄宗皇帝报喜,曰:“野无遗贤。”】

 

【玄宗皇帝对此,毫不深究。】

 

【杜甫无奈,但也无力。】

 

【科举不成,只能再度献赋求仕。】

 

【两年间,杜甫向多位权贵献赋干谒,但都毫无音讯。】

 

【唯有当时尚书右丞,京兆韦氏的韦济,欣赏杜甫的才华,并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其诗作。】

 

【但尚书右丞的举荐,也并未让杜甫进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