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飞扬跋扈

第一百章,飞扬跋扈

 

韩复来继续写着,网友们的讨论也没有停下。

 

“人间诗未尽,何必问长生!这一句写的好有感觉啊!”

 

“不但有感觉,还很有道理……如果现在李白就出家当了道士,岂不是没有后面的那么多好的诗词了!”

 

“额,该说不说,就算李白当了道士,也是可以写诗了……”

 

“好吧,咱们的诗仙向来洒脱,变幻莫测……”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原来在这里等着啊,原来是李白写给杜甫的诗。”

 

“李白的诗,用在简介里没毛病!”

 

“感觉大家对李白这个角色太宽容,也太喜爱了啊……虽然他只是一个小说里的人物,感觉大家都把他当成了真正的活生生的人!”

 

“说明李白这个角色塑造的很成功啊!”

 

“我看不是,而是李白这个人物的人设比较好,更重要的是,李白这个人物名下的诗词比较好!”

 

“叼大的教授呢,讲讲李白的这首诗啊,开始就没怎么讲。”

 

京大认证教授:“来了来了,之前在简介里看这首诗,还看不出多好来,现在再看,果真是情深意切啊!”

 

“我看你是知道这是李白的诗,立马改口了吧……”

 

京大认证教授:“哈哈哈哈!咱们还是先看诗,这首离别赠诗,听过我解释了这么多诗词的朋友们应该自已也能理解的,第一句,讲的就是两人一起喝酒,一起游玩,亲密无间。第二句是个反问,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次在这石门路相聚,再次一起喝酒呢?第三句则是眼前景色的描写,泗水波光粼粼,暮色中的海天映照着徂徕山。这个山读作cu、i。”

 

京大认证教授:“想必大家和我一样,最有感触的还是这最后一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飞蓬各自飘远,不知将会落到何处,正如你我二人。前路漫漫,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再会不知期,那就在这分别之际,一醉方休吧!”

 

“教授,我觉得最后一句应该翻译成:既然离别在所难免,那不如痛快饮尽这最后一杯酒吧,这样更符合李白洒脱豪迈的个性。您觉得如何?”

 

京大认证教授:“有道理啊……这位朋友翻译的比我好,厉害厉害!”

 

“网友们中也是有高人的啊!”

 

“徂徕……我还以为读组来呢……”

 

“这首诗先回忆,再反问,再看景,最后洒脱,感觉转折很丝滑,有种很舒服的感觉啊!”

 

“确实!写诗的套路其实很多人都明白,最常见的就是先写景,再抒情。但真正能写好的,寥寥无几,这就是功底啊!”

 

“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猜李白走到哪里都应该背着一个大包!”

 

“????”

 

“包里一定要装着一套酒具,金樽这个东西,永远是带在身上的!”

 

“你还别说,还真是……”

 

“这不正常吗?我广东的阿叔,出门就背着个大箱子喔,里面装的是成套的茶具,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的窝~”

 

“楼上的靓仔,你这口音不像广东的窝,倒像是广西的窝!”

 

“两广一家亲嘛……”

 

“李白是不是要下线了啊?”

 

“很明显啊,这一篇小说写的是杜甫的故事啊,李白能来客串,已经很给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