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叫还复来 作品

第46章 苏轼和青楼歌姬搞到一起了?

第四十六章,苏轼和青楼歌姬搞到一起了?

 

【苏轼拿着自已刚作的词,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朝着不远处的小山坡跑去。】

 

【另一边,一个纤细的身影正在收拾自已的画板,然后背着那大大的画板,也朝着这边走来。】

 

【等两人四目相对,却又各自沉默,只是低头笑着,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并排走了片刻,两人突然同时说话了。】

 

【“我刚作了一首词。”】

 

【“我刚画了一幅画。”】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将自已手中的纸张递给了对方。】

 

【苏轼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是一幅元宵图,画中,灯火灿烂,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更有伶人艺人,跳舞弹唱,热闹非凡。】

 

【此等热闹的景象,在这幅画中,竟都只是陪衬。】

 

【画中一男子伫立窗边,迎风而立。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英俊的眉目眺望着天上的星辰,飘飘乎欲仙,遗世而独立。】

 

【在这男子的气质衬托之下,似乎这热闹的元宵,都变得平凡无趣了。】

 

【看着这幅画,饶是以苏轼的厚脸皮,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酒楼就是刚才自已站的酒楼,方位也是自已的方位,甚至连衣服也是自已现在穿的衣服。画中之人,很明显就是自已。】

 

【但是,自已刚才应该是紧着眉头,四处张望,哪有画中这样的气质。】

 

【也正是因为这样,苏轼才更加开心。因为在自已的情人眼里,自已原来是这样出色的。】

 

【林婉也仔细地看着这首词,看了一遍还不过瘾,又轻声念了一遍。】

 

【最终两人珍重又珍重地收起了对方的作品,收在自已怀中,都没提还给对方的话。】

 

【两人现在只是定亲,还未成婚,所以都不敢逾矩,规规矩矩地走着,笑声却从未断过。】

 

【分别之际,林婉才问道:“你什么时候走?”】

 

【苏轼道:“春闱下月中旬,还有一个月时间,明日便要走了。”】

 

【林婉万分不舍,心中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只是道:“我等你。”】

 

【第二天,苏轼和苏辙便带着书童仆人,进京赶考去了。】

 

【过了两个月,终于传来了消息。兄弟两同中进士,苏辙二甲第八名,苏轼二甲最后一名,都赐进士出身。】

 

【其中,苏轼这个二甲最后一名,还是有水分的。】

 

【省试并不排名次,只有殿试皇帝亲自考完,才会排名次。】

 

【苏轼殿试的策论其实并不出色,按理说,只能排在三甲。但皇帝念苏轼苏辙两兄弟同时能中进士,为了成全一段佳话,破格提拔到了二甲。】

 

【还有一点就是,苏轼实在是太年轻了,这样优秀的年轻人,若直接给个同进士出身,有点埋没人才之嫌。并且,苏轼长相俊朗,深得皇帝欣赏。】

 

【在古代,长相在官场上是一项很重要的考量。】

 

【兄弟两个都中了进士,自然是春风得意,约着众学子到处游玩,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汴梁花。”逛青楼也是必须要游玩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