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青玉案

第四十五章,青玉案

 

对于网友能发现苏辙的性格问题,韩复来还是有些开心的。

 

厉害的人总是藏在人民群众当中啊。

 

苏辙那可是能把官做到副宰相的人,这样优秀的杰出的政治家,怎么可能是个愚孝的呆子呢?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最基本的,你得有两副面孔。

 

外面你要维持好自已的人设,但暗地里,你得有解决困难的办法。

 

这样并不说这人两面三刀,而是更加高级的智慧,俗称大智慧。

 

就比如拿孝顺这件事来说,如果你惹父母生气了,父母要打你,你应该怎么办?

 

父母如果是特别生气的那种,生气到要拿刀砍你了,你应该怎么办?

 

孝顺但不聪明没有智慧的人,应该跪着认错,乖乖挨打,是这样吧?

 

但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小打受,大打躲,死打跑。

 

就是,父母拿个树枝小棍子,自已就跪着挨打。如果拿个胳膊粗的木棍,那就要防着点,别被打到头等重要部位。如果拿刀剑来砍你了,就直接跑。

 

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的孩子该做的。

 

像苏轼的问题,就是小弟和母亲不可调和的矛盾。

 

作为一个孝顺母亲,疼爱弟弟的大哥,他不可能直接劝母亲听弟弟的,也不能直接让弟弟听母亲的。

 

这样就算有一方妥协了,也是被逼无奈,心中总会有跟刺的。

 

普通人或许就那样做了,但苏辙就能在这种矛盾中,想到一个让双方都能慢慢接受的办法。

 

这就是顶级政治家的能力,从小就能看得出。

 

中午继续和白芷之一起吃饭,韩复来现在卡里还有十几万呢,吃饭也不用节省,直接在学校旁边的酒楼要了个小包厢。

 

两人吃完饭,亲热了一会,才慢悠悠出来。

 

下午继续写。

 

【苏轼终于得了母亲的同意,整个人都显得精神奕奕,读书也用功了起来。】

 

【明年春闱他听从大哥的安排,还是要去参加的,熟悉一下流程也好。】

 

【转眼便到了过年,苏轼和林婉,也早已定下了婚约。苏轼自然少不了拜访。】

 

【很快又到了元宵佳节,这比过年可要热闹多了。】

 

【扬州城是江南大城,元宵节办的更是隆重。夜晚的扬州城,灯火通明,行人如织。】

 

【苏轼和苏辙自然也不能错过这等盛会。】

 

【酒楼中,许多书生才子汇聚于此,谈笑风生,讨论着诗词歌赋,和不久的春闱。】

 

【这里都是今年新中举的举人,各个都是人中龙凤。】

 

【有人提议道:“如此盛况,咱们何不每人作诗一首,互相评定?”】

 

【众人齐声叫好。】

 

【很快,各位才子都做好了诗,互相传阅,却唯独不见苏轼作诗。】

 

【苏轼站在临窗处,神色焦急,四处张望。】

 

【有人喊道:“子瞻,在看什么呢,还不把你的诗作拿出来让大家拜读拜读?”】

 

【也有人道:“咱们中,就属子瞻年纪最轻,却是声名最大,今日定要看看子瞻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