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鲍玉佳 作品

第460章 尘光铸剑与心桥初架

“幽灵”案的阴影在社会肌理中缓慢褪色,但其淬炼出的“疫苗”正转化为更锋利的守护之剑。而关于“播种者”的谜团,虽仍笼罩于星海迷雾之中,却意外地催生出人类内部前所未有的协作与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希望之光。

 切入点:系统能力的实战深化与跨越隔阂的有限对话尝试。

 一、 “净壤”出鞘:精准预防与高效打击

 针对邻省边境新兴犯罪团伙的“项目制”、“任务众包”新模式,林建奇团队决定采取“饱和分析、精准刺破”的策略。

 数据海洋捞针: 尘光密钥系统接入更多维度的数据源(短视频平台互动模式、游戏内虚拟经济交易、小众论坛语言习惯等),对该区域进行社会关系网络的超精细扫描和动态建模。系统不再仅仅寻找“罪犯”,而是寻找特定的“行为模式簇”和“异常连接线”。

 Ai深度潜伏: 侦查员操控多个Ai身份,成功“应聘”上该团伙发布的数个“众包任务”(如收集某类信息、测试某个通讯软件的安全性)。通过完成这些低级任务,Ai逐渐获得信任,渗入其内部通讯网络,绘制出其核心决策层与境外联系渠道的清晰图谱。

 同步收网: 在其即将执行一项重大任务(利用新型Ai换脸技术针对特定企业进行诈骗)的前一刻,多地警方同步行动。不仅抓捕了境内所有层级的人员,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反制,反向控制了其部分境外通讯节点,获取了指向其更高层级支持者的宝贵情报。这次行动,标志着“净壤”系统具备了主动渗透、预警并摧毁新型、高适应性犯罪网络的能力。

 二、 修复之路:从自助到助人

 程俊杰的困扰得到了林建奇团队的间接帮助。网信部门加强了对以其工作室名义进行商业炒作行为的监控和规范,为其创造了一个更纯粹的运营环境。一位曾接受过程俊杰帮助、成功走出心理阴影的年轻退伍兵,自愿担任其助理,帮他处理外界联络事宜,让他能更专注于艺术治疗本身。

 梁露撰写的“信任重建”手册初稿完成,她鼓足勇气,匿名寄给了退役军人事务部下的心理研究中心。出乎意料,她收到了研究中心主任的亲笔回信,信中不仅给予了高度肯定,还邀请她(仍可匿名)作为特约顾问,参与后续的修订工作。她的痛苦经历,正在转化为帮助更多人的专业力量。

 曹荣荣的早餐店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顾客——一位在“幽灵”案中损失了积蓄的老人。老人起初并不知道曹荣荣的过去,只是觉得这家店干净、味道实在。一次偶然的闲聊中,曹荣荣得知了老人的情况,内心深受震动。她不仅每次悄悄给老人的碗里多加些分量,还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时,主动提出想从微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通过正规渠道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受害者。这是一个微小却真实的赎罪与和解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