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涟漪深处的暗礁与星光
时间是最好的显影剂,也是最具耐心的猎人。“幽灵”案的余波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持续涌动,既有微光试图穿透深水,也有沉渣企图再次泛起。而净蚀中心的视野,已必须同时聚焦于脚下的社会经纬与头顶的浩瀚星海。
切入点:案后余波的深度发酵与“播种者”信号的二次异动。
一、 “新城场站斗殴”的漫长回声:
那场发生于犯罪网络末期的混乱内讧,其影响远超一场闹剧。它不仅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更像一枚投入水底的深水炸弹,其冲击波在事后持续扰动各方。
审讯室内的利器: 郑雅萍在后续对孙鹏飞、林奉超等人的审讯中,多次精准地提及斗殴细节:
对孙鹏飞:“你说你只是为了钱,那在场站为什么因为分赃不均,就指使魏超对林奉超动手?你是担心他拿多了,还是怕他泄露比你更核心的秘密?” 此话直戳孙鹏飞试图掩盖其组织者地位和知晓更多内情的企图。
对林奉超:“你自视甚高,瞧不起孙鹏飞他们。但那晚,被魏超这样的角色推搡,被孙鹏飞这种你眼中的‘下三滥’设计,感觉如何?你拼命维护的军官尊严,在利益和暴力面前,是不是不堪一击?” 这种心理上的羞辱性打击,比任何证据都更能摧毁林奉超的心理防线。
这些从斗殴中提取的、极具画面感和羞辱性的细节,成了审讯中瓦解其侥幸心理和虚伪外壳的锐利匕首。
证据链的意外衔接: 技术组在对从斗殴现场提取的张帅帅的破碎眼镜进行深度处理时,在镜框缝隙中提取到极微量的特殊金属碎屑。经与“星旅号”服务器材质比对,成分高度吻合。这证明张帅帅在更早时期,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星旅号”上的设备,将其与境外势力的联系时间点可能向前推了数月,使其罪责加重。
信任的彻底破产: 那场斗殴的录音和细节在犯罪团伙残余人员中小范围流传(侦查员策略性释放),导致即使在被捕后,他们之间也充满了互相猜忌和怨恨,无法再构建攻守同盟。曹荣荣在得知孙鹏飞在斗殴后曾试图把主要责任推给她和魏超后,彻底放弃维护他的念头,提供了更多关于其早期活动的线索。
二、 修复之路的崎岖与新患的苗头:
“成功样板”的烦恼: 程俊杰的工作室因其独特性和官方背书,引来了一些投机者的关注。有人试图投资商业化,有人想以其为噱头进行炒作。这让只想安静帮助他人的程俊杰不胜其扰,也考验着管理部门如何平衡支持与保护,避免好事变味。
“隐形”的歧视: 曹荣荣的早餐店虽被社区帮扶,但仍有部分居民对其“缓刑犯”身份心存芥蒂,虽不明说,但眼神和下意识的疏远依然存在。这种无形的社会压力,是比经济困境更难克服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