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725章 刘邦道破刘彻真正底气,灭朝之战问题频出,李世民猛吐槽(第2页)

 “义阳侯,这样不行,你先让那些朝鲜人停下。”

 卫山大为疑惑,道:

 “荀将军,出什么事了?”

 荀彘指着正在朝汉军大营缓缓而来的两千名朝鲜人,正色道:

 “义阳侯,你说这些人是朝鲜太子的护卫。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朝鲜人议和是假,派这支军队出其不意偷袭我们是真呢?”

 卫山吃了一惊,忙道:

 “有道理,那我让他们立刻停止前进,放下所有武器再进入大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荀彘点头道:

 “如此,绝对万无一失了。”

 无论荀彘还是卫山,都没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什么问题。

 你朝鲜太子都来当质子了,让你放下武器进入大汉军营不是很正常?

 但对于另外一边的朝鲜太子来说,他的观感又不一样了。

 这位朝鲜太子首先看到的,是多日激战过后的战场。

 为了防止瘟疫,尸体基本上都是被搬走掩埋了。

 但地上各种武器盔甲乃至身体碎片,还有战斗痕迹,都让这位从来没上过战场的年轻太子心中打鼓。

 朝鲜太子还能看到对面的大汉军营中,无数杀气腾腾的汉军虎视眈眈地盯着己方,好像随时都可能会冲上来大杀一通。

 再听到卫山派人传来放下武器的命令,朝鲜太子这边一行人越发慌张了。

 一名太子的侍从官忍不住道:

 “太子殿下,汉人不会是骗我们放下武器,让我们走进汉军大营后被杀掉吧?”

 朝鲜太子大吃一惊,道:

 “大汉乃是堂堂天朝上国,不至于吧?”

 另外一名侍从忍不住道: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家父以前负责镇守北方,经常和胡人接触。我听他说,许多不服大汉的胡人部族首领都是被汉人用和谈的名义骗到城里杀掉的!”

 朝鲜太子越发惊慌了,根本不敢下定决心让随从们放下武器。

 迟疑片刻,朝鲜太子道:

 “再派人去和义阳侯接触一下,请他务必保证我们的安全,我们才敢放下武器。”

 对面的汉军主将荀彘都攻打朝鲜这么长时间了,朝鲜太子信不过荀彘。

 汉军大营中,荀彘看到朝鲜人迟迟不肯放下武器,顿时一声冷笑。

 “义阳侯你看到了吧?这些朝鲜人就是心里有鬼!”

 “呵呵,恐怕是真被我猜中他们假投降真偷袭的计谋了。”

 卫山也愣住了。

 “难道本侯被朝鲜人骗了?”

 “这个卫右渠,真该死啊!”

 但回想了一下见面经过,卫山又觉得,卫氏朝鲜是有和谈诚意的。

 就在此时,荀彘已经按捺不住,下令让一支部队出营,缓缓朝着朝鲜太子那边压过去。

 朝鲜太子见状,越发慌了。

 “不好,汉军来打我们了,快撤退,撤退!”

 朝鲜太子立刻就带着随从们撤回了朝鲜军大营之中。

 荀彘见状,眉头一扬。

 “义阳侯,今日我们也算是识破了朝鲜人的阴谋。”

 卫山沉默片刻,叹了一口气。

 “看来大汉是只能把这场仗打到底了。”

 卫山很快回到长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禀报给了刘彻。

 刘彻气坏了。

 “好个卫右渠,朕给了他这么多次机会,他竟然一直都在算计朕吗?”

 “传令下去,让荀彘和杨仆接着打,不管打多久,也一定要把卫氏朝鲜灭了,以儆效尤!”

 另外一边,朝鲜太子回到了王险城,也将事情禀报给了卫右渠。

 卫右渠面如土色。

 “这些汉人,寡人诚心诚意地想要和谈,他们竟然却使诈?”

 “看来,也只能抵抗到底,迫使汉人撤军了。”

 【由于缺乏互信基础,双方原本已经达成的和谈却在朝鲜太子进入大汉的时候彻底谈崩了。】

 【战争又一次持续了下去。】

 汉朝的国力毕竟远胜朝鲜,在经过几个月的进攻后,荀彘终于突破了朝鲜陆地上的防线,进逼王险城。

 借助荀彘的突破,杨仆在水上也趁机进攻,拿下了王险城的码头。

 数万大军水陆合围王险城,胜利看起来已经是唾手可得。

 偏偏这个时候,汉军内部却发生了内讧。

 两名汉军主将犹如两只斗鸡,怒目而视。

 荀彘冷冷道:

 “若非我军突破朝鲜陆地防线,怎么可能会有如今之大胜局面?”

 “此战当以我军为主!”

 杨仆不甘示弱,冷笑道:

 “若非我军兵临王险城,牵制了朝鲜最精锐的力量,你部怎么可能这么顺利击溃当面之敌?”

 “更何况朝鲜精锐并没有太多损失,仓促强攻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应该以围城为主,招抚为辅,方是上策。”

 荀彘看着杨仆,露出鄙夷表情。

 “杨将军,你怕不是被朝鲜人打败过,吓破了胆子吧?”

 原来杨仆在刚刚进攻王险城的时候,因为过度自大,竟然只带了几千先锋登陆,联合水军出战。

 朝鲜人在试探过后发现杨仆就几千陆军,直接打开城门杀出大军。

 杨仆这点人哪里抵挡得住?很快就被打败。

 许多汉军残兵败将逃到王险城附近的山林中躲藏,陆陆续续用了一个多月才全部重新归队。

 有了这次失败后,杨仆打仗越发小心翼翼,也倾向于招抚。

 被荀彘揭短,杨仆心中也是极为不满,怒道:

 “荀彘,我乃大汉列侯,注意你说话的分寸!”

 荀彘冷笑道:

 “灭了朝鲜,我难道就不是列侯了?谁怕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双方剑拔弩张,一番大吵,竟然直接动起刀剑来。

 汉军内部,两支兵马主帅拔剑相互厮杀,你死我活。

 荀彘这边毕竟是陆军主力,人多势众。

 激战过后,杨仆被杀,荀彘直接领兵入驻杨仆大营,控制了杨仆的所有军队。

 随后,荀彘一边领兵继续进攻,一边上表朝廷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什么,杨仆领兵进攻荀彘,被荀彘反杀了?”

 大汉皇宫之中,刘彻看着面前的奏章,呆滞住了。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两路主将竟然还能自相残杀的?

 群臣对此也是各执己见。

 “杨仆乃是大汉列侯,就算身犯死罪也应该由陛下做出裁决,什么时候轮到荀彘越俎代庖?应该将荀彘撤职押回长安治罪以儆效尤!”

 “杨仆率先内讧,荀彘不过是被动还手,杨仆死有余辜,荀彘无罪!既然无罪,荀彘就应当继续领兵灭掉朝鲜。”

 众人吵成一团,刘彻心中也是烦闷不已。

 之前打南越国,先死了韩千秋和安国少季。

 现在打个卫氏朝鲜,又死了涉何跟杨仆。

 怎么大汉打个仗就不能顺顺利利的呢?

 刘彻沉吟良久,做出裁决。

 “临阵换将,朕不取也。”

 “责令荀彘抓紧进攻,早日攻破王险城。”

 “杨仆之死,等大军班师之后再做详细调查!”

 贞观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看到这里,也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制衡,多少本该顺利打赢的仗,就败在了这个帝王心术上。”

 李靖点了点头,笑道:

 “说实话,这种两路大军齐发,相互之间却并没有真正统辖关系的仗,是臣作为主将最不愿意去打的。”

 “说起来,之前万历皇帝打的朝鲜战争,不也是如此吗?”

 李世民点了点头,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军队本来就是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想法,没有一个拥有足够权力的主将来摆平这一切,压根就没办法统一认识进行作战。”

 “两路分兵互不统属,真以为每个人都是卫青霍去病吗?”

 李治在一旁听着,仔细回想,还真就发现了一些细节。

 基本上刘彻派兵出征,大部分战役都是两路甚至多路出击。

 唯一一次,就是卫青领十万骑兵出征漠南寻找伊稚斜决战。

 刘彻这帝王的分权制衡之道,还真是玩到骨子里去了。

 李靖笑道:

 “但凡荀彘和杨仆之中某个人能被全权委任为主将,负责朝鲜所有军队指挥事宜,也都不会爆发这样的内讧。”

 “只能说这位刘彻陛下过于注重分权,也对大汉军队太有信心,太看不起卫氏朝鲜,才导致了杨仆身为堂堂列侯竟然死于战场内讧这种悲剧。”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治,笑道:

 “看到了吧,治儿。”

 “就算是堂堂千古大帝,也是很容易就犯错的。”

 “朕也一样。”

 说到这里,李世民突然有些走神,似乎是在回忆起当年的某些事情。

 过了好一会,李世民才继续开口道:

 “今后你要记住,当皇帝的犯错并不可怕,但错了就一定要改。”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在改过自新,提升自己的过程。”

 李治闻言,赶忙凛然应是。

 只是脑子里总有一个问题。

 父皇您总说要改过自新,那您强娶的李元吉遗孀杨氏,又该怎么说?

 杨氏都已经给您生了十四弟(李明)了,您似乎也没有想改的念头啊?

 算了算了,子不言父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