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给我搜!
陈先生镇定地说:“官爷说笑了,我们只是普通的村民,哪里会私自办学,窝藏逆党呢?还请官爷不要打扰我们的生活。”
“少废话,我们奉旨搜查,岂容你阻挠?” 那官兵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给我搜!”
官兵们立刻冲进院子,开始四处搜查。他们翻箱倒柜,把屋里屋外都搜了个遍,但因为阿禾收拾得及时,他们并没有找到什么可疑的东西。
那官兵见搜不到什么,有些不甘心,又看向陈先生:“我看你们这院子不像是普通的村民居住的地方,倒像是个学舍。你们是不是把东西藏起来了?”
陈先生脸上依旧挂着平和的笑意,只是眼角的细纹里多了几分沉稳:“官爷有所不知,在下祖辈曾是私塾先生,这院子原是祖上传下的学舍,只是到了在下这一辈,早已不做教书的营生,故而看着还留着些旧模样。”
他抬手理了理衣襟,指腹不经意间划过袖口磨出的毛边:“若是官爷不信,不妨看看这屋角的蛛网,还有窗棂上积着的灰。许久不曾有学子往来,早就没了往日的生气。”
站在一旁的阿禾攥着围裙的手悄悄松了松,灶台上温着的草药汤正冒着袅袅热气,混着院子里晒着的艾草香,倒真有几分寻常农家的烟火气。那官兵的目光扫过墙根下堆着的柴火,又落在廊下晒着的几双布鞋上,眉头皱得更紧了。
“哼,少跟我来这套。” 官兵抬脚踹了踹身边的木凳,凳脚在青石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看你们就是故意装傻,那些读书人惯用的伎俩,以为能瞒得过我的眼睛?”
他忽然大步走向西厢房,那里的门虚掩着,门楣上还挂着半串风干的辣椒。“这屋子为何不锁?” 官兵猛地推开门,扬起的灰尘里,只见屋里堆着些破旧的农具,墙角立着个豁了口的陶罐,里面插着几支干枯的芦苇。
陈先生跟在后面,声音依旧平静:“那是放杂物的地方,平日里堆些锄头镰刀,不值当锁的。”
就在这时,院门外忽然传来几声孩童的嬉笑,一个扎着总角的小娃追着蝴蝶跑了进来,看见满院子的官兵,吓得顿时缩到阿禾身后。阿禾连忙搂住孩子,柔声道:“小石头,不是让你在河边等我吗?”
小石头怯生生地探出头,指着官兵腰间的佩刀:“阿禾姐姐,他们是谁呀?”
那官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孩子搅了心神,转头瞪了一眼:“哪来的野娃子,滚出去!”
陈先生适时开口:“官爷息怒,这是邻居家的孩子,常来院子里玩的。乡下地方,孩子们野惯了,不懂规矩,还请官爷莫要计较。” 他弯腰从竹篮里拿起个蒸好的红薯,塞到小石头手里,“快回家去吧,你娘该找你了。”
小石头攥着红薯,一溜烟跑出了院子。官兵看着孩子的背影,又看了看陈先生手里那篮粗粮,喉结动了动,终究没再说什么。他狠狠瞪了陈先生一眼,挥手道:“走!”
官兵们鱼贯而出,临走时还不忘踹翻了院门口的竹筐,里面的野菜撒了一地。阿禾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后背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湿,转头看向陈先生时,却见他正弯腰捡拾着地上的野菜,指尖捏着一片沾了泥的荠菜,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土。
“先生……” 阿禾的声音有些发颤。
陈先生微微一笑:“官爷多虑了。我们这院子确实有些简陋,但确实是我们的家。如果官爷不信,可以再仔细搜查一番。”
那官兵冷哼一声,又让手下搜查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他狠狠地瞪了陈先生一眼,说道:“哼,这次就先放过你们。如果让我们发现你们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定不饶你们!” 说完,便带着手下的官兵骑马离开了。
直到官兵的身影消失在远方,众人才松了一口气。苏羽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对陈先生说:“好险啊,差点就被他们发现了。”
陈先生点点头:“是啊,看来我们以后要更加小心了。明远,你把孩子们带上来吧。”
明远掀开地窖的盖子,孩子们一个个从里面爬了出来。他们脸上还带着惊恐的神色,小石头拉着明远的手,小声问道:“明远哥哥,那些官兵为什么要来抓我们呀?”
明远摸了摸小石头的头,柔声说:“他们是坏人,不想让我们好好学习。但我们不怕他们,我们会继续把书读下去。”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阿禾走过来,给孩子们每人递了一块麦芽糖:“好了,孩子们,别怕了。吃块糖,我们继续上课。”
孩子们接过麦芽糖,脸上露出了笑容。陈先生看着他们,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把这学舍办下去,不能让这些孩子们失去学习的机会。
官兵走后,学舍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经过这件事,大家都意识到,他们的处境更加危险了。陈先生召集大家,商量着以后该怎么办。
“我看,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办学了。” 明远说道,“我们得想个办法,把学舍藏得更隐蔽一些。”
苏羽点点头:“明远说得对。我觉得我们可以把上课的时间改在晚上,白天就装作普通的村民,这样就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阿禾也说道:“我可以多做些伪装,把院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得像普通农家一样,不让人看出破绽。”
陈先生沉吟片刻,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就这么办吧。从今晚开始,我们晚上上课,白天就正常生活,不要露出任何马脚。另外,我们还要派人出去打探消息,看看附近有没有其他的动静,以免再次被官兵发现。”
大家都同意陈先生的安排。接下来的日子里,学舍开始了昼伏夜出的生活。白天,他们像普通的村民一样,种地、砍柴、织布,晚上则在油灯下教书育人。虽然日子过得更加辛苦,但大家心中的信念却更加坚定了。
一天晚上,陈先生正在给孩子们讲课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示意孩子们不要出声,然后对明远和苏羽使了个眼色。明远和苏羽立刻拿起身边的武器,悄悄走到门口。
只见一个黑影从墙外跳了进来,落地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声响。明远和苏羽立刻冲了上去,将那人按住。
“别动手,是自己人!” 那人急忙喊道。
明远和苏羽一愣,松开了手。那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我是钟太傅派来的,有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们。”
陈先生走了过来,打量着那人:“你有什么凭证?”
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陈先生:“这是钟太傅给你们的信,你们一看便知。”
陈先生接过信,借着油灯的光看了起来。信中说,京城那边的学舍被官兵发现了,损失惨重,钟太傅让他们一定要多加小心,还说会派人来支援他们。
看完信,陈先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有了钟太傅的支援,我们一定能坚持下去。”
那人又说道:“钟太傅还说,让你们如果遇到危险,就往东边的山林里撤,那里有我们的人接应。”
陈先生点点头:“我们知道了。谢谢你特地跑一趟。”
那人说道:“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得赶紧回去复命了,以免引起别人的怀疑。” 说完,便又从墙上跳了出去,消失在夜色中。
看着那人离去的背影,苏羽感慨道:“真是太好了,没想到钟太傅还惦记着我们。”
明远也说道:“是啊,这下我们就更有信心了。星火虽微,可燎原。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这火种传下去。”
陈先生把信收好,对大家说:“好了,我们继续上课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孩子们又重新坐好,认真地听着陈先生讲课。油灯的光芒在他们脸上跳动,映出了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舍的生活虽然依旧充满了危险,但大家却过得越来越充实。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懂得的道理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而是成为了一个个有理想、有信念的少年。
新刻的 “笃行” 木牌在风雨中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坚守。门楣上的 “守拙” 木牌也依旧清晰,提醒着他们要保持本心。守拙以清心,笃行以致远,这两句话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一天,苏羽在山上砍柴时,发现了一处隐蔽的山洞。他觉得这个山洞是个不错的藏身之处,便赶紧回去告诉了陈先生。陈先生听后,非常高兴,带着大家去看了那个山洞。
山洞很大,里面很干燥,而且洞口被茂密的灌木丛遮挡着,很难被发现。陈先生说道:“这个山洞真是个好地方,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书籍和物资藏在这里,万一学舍被官兵发现了,我们也有个退路。”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把一些珍贵的书籍、笔墨、粮食等东西搬到了山洞里。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们还在洞口做了一些伪装。
做完这些,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苏羽看着山洞里的东西,说道:“有了这个地方,我们就更安全了。就算学舍被查抄,我们也能继续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