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四大名着:忠义参天
淮河的秋水带着寒意,拍打着卢俊义乘坐的官船。他靠在舱壁上,脸色蜡黄,冷汗浸湿了衣襟——自东京回来后,他就总觉得头晕目眩,四肢沉重得像灌了铅。船工端来汤药,他刚喝一口,就“哇”地吐了出来,里面竟带着血丝。
“大人,您这病……”船工担忧道。卢俊义摆摆手,他知道自己怕是不行了。那日在太尉府喝的酒,回来后就觉得不对劲,如今想来,定是高俅、蔡京下了毒。他望着窗外的河水,忽然想起燕青临走时说的话:“韩信、英布、彭越,哪个不是功高盖主,最后落得身首异处?”
“悔不听小乙之言啊……”卢俊义长叹一声,挣扎着起身,想扶着船舷站一会儿,脚下却一软,“扑通”一声栽进了淮河。等船工们把他捞上来时,早已没了气息——一代玉麒麟,竟落得个失足落水的下场,对外只说是“暴病身亡”。
消息传到楚州,宋江正在府衙处理公务,闻言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墨汁在公文上晕开一大片。“卢员外……”他喃喃道,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比谁都清楚,卢俊义不是失足,是被害死的。
“宋大哥,咱们反了吧!”李逵闯进来,抡着双斧就往外冲,“俺去砍了高俅、蔡京那伙狗贼!”
宋江一把拉住他:“胡闹!卢员外尸骨未寒,你要再惹事,对得起他吗?”他知道,此时谋反,只会让梁山好汉彻底背上“反贼”的骂名,他苦心经营的“忠义”之名,也会毁于一旦。
可他没料到,卢俊义的死,只是开始。几日后,东京派来钦差,说是徽宗念他平定方腊有功,特赐御酒一坛,以示嘉奖。宋江接旨时,手心全是汗——他见过太多朝廷的“嘉奖”了。
钦差宣读圣旨时,脸上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宋江接过那坛御酒,封口处的红绸异常鲜艳,像极了方腊那条染血的头巾。他知道,这酒里,定藏着和卢俊义那杯一样的毒。
就在这时,东京的皇宫里,宿太尉正跪在徽宗面前,老泪纵横:“陛下!您不能赐死宋江啊!他平定方腊,立下大功,若如此待他,天下英雄都会寒心的!”
徽宗这才惊觉:“朕只是赐酒安抚,何时要赐死他了?”
“那酒是蔡京换的!里面有毒啊!”宿太尉急道,“陛下快下旨,追回那坛酒!”
徽宗这才明白自己又被奸臣骗了,连忙传旨:“快!快派快马去楚州,追回赐给宋江的御酒!”
可一切都晚了。楚州安抚使府内,宋江屏退左右,独自坐在桌前,望着那坛御酒。他想起了晁盖,想起了林冲,想起了卢俊义,想起了所有为“忠义”二字死去的弟兄。“爹,儿子不孝,不能给您守孝了……”他喃喃着,正要掀开酒坛,门“哐当”一声被撞开,李逵冲了进来。
“宋大哥!俺听说朝廷赐了御酒,特地来讨一杯喝!”李逵说着,就要去拿酒坛。
宋江按住他,脸色苍白:“李逵,这酒……不能喝。”
“为啥不能喝?”李逵瞪起眼睛,忽然察觉到宋江不对劲,“宋大哥,你脸色咋这么难看?是不是这酒有问题?”
宋江苦笑一声:“朝廷……终究是容不下咱们啊。这酒里有毒,是要赐死我的。”
“狗皇帝!”李逵一把抢过酒坛,就要砸了,“俺去找他说理去!不行就反了,让宋大哥你做皇帝!”
“住口!”宋江厉声道,“我等聚义梁山,为的是替天行道;归顺朝廷,为的是忠义二字。如今皇上赐死,我认了,但绝不能再谋反,坏了梁山的名声!”
“那俺们就白死了?”李逵哭道,“卢员外死了,现在轮到你,俺们弟兄的命,就这么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