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演龙 作品

第65章 四大名着:兵渡泸水

建兴三年暮春,成都的芙蓉花刚绽出嫩芽,丞相府的议事厅里却已弥漫着硝烟味。诸葛亮展开南中舆图,手指重重落在“泸水”二字上,烛火映着他鬓角新添的白发,羽扇轻摇间,尽是不容置疑的决断:“南中不平,北伐难行。传我将令,点兵五万,三日之后,兵发永昌。” 帐下诸将轰然应诺。赵云按剑上前:“丞相,末将愿为先锋!”这位年近六旬的老将,铠甲上的鳞片已磨得发亮,眼神却依旧如长坂坡时锐利。诸葛亮颔首:“子龙将军可率前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奔泸水西岸。”

 三日后,蜀军的旌旗沿着金牛道向南延伸。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望着沿途百姓夹道相送的场景,忽然勒住车绳——路边有个穿粗布衫的孩童,正举着木剑模仿士兵操练,稚嫩的脸上沾着泥灰,眼神却亮得惊人。他想起刘禅登基时的模样,心中微动,命人取来两匹蜀锦,赠予那孩童的母亲:“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为国效力。”

 大军行至越嶲郡时,遇到了第一重阻碍。太守高定已叛降孟获,在城外筑起三座营寨,寨前挖着丈深的壕沟,沟里布满铁蒺藜。赵云率军强攻三日,折损了数百士兵,连寨门的边都没摸到。

 “高定虽勇,却性情多疑。”诸葛亮在军帐中铺开地形图,指尖划过越嶲城后的山谷,“可令魏延率三千人,今夜从后山小道绕至寨后,举火为号;子龙将军明早再攻前门,前后夹击,定能破寨。”

 当夜三更,魏延的军队果然在寨后燃起大火。高定以为蜀军主力在后,慌忙率主力回援,刚转过山道,就被埋伏的蜀军截住。赵云趁机攻破前门,两面杀声震天,高定的叛军瞬间溃散。当他被押到诸葛亮面前时,还在嘶吼:“我乃南中勇士,死也不降!”

 诸葛亮却亲自为他松绑,递上一碗热酒:“将军本是汉人,为何要助纣为虐?孟获不过是利用你,待他夺取南中,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高定望着碗中晃动的酒液,忽然想起雍闿平日里对他的猜忌,“当啷”一声摔碎酒碗,跪地请降。

 收服越嶲郡后,蜀军继续南行,五月抵达泸水西岸。这江宽足有三里,水色如墨,两岸瘴气弥漫,正午时分都看不清对岸的人影。当地向导说,此水又名“哑泉”,饮之即哑,渡江需等到秋分时瘴气消散,否则士兵会中瘴毒。

 “等不起。”诸葛亮望着江面上翻滚的白雾,断然道,“孟获在南岸囤积了粮草,若拖延时日,他必联合其他部落,到时候更难对付。”他命士兵砍伐竹子,编成竹筏,又让医官准备了解瘴毒的草药,“明日拂晓,强渡泸水!”

 次日天未亮,蜀军的竹筏就像离弦的箭般冲向对岸。刚到江心,南岸忽然响起战鼓,孟获的蛮兵从芦苇丛中冲出,滚石、火箭如雨点般落下。赵云挺着龙胆枪站在首筏上,将箭雨拨开,却见几个士兵不小心饮了江水,顿时口吐白沫,瘫倒在筏上。

 “撤退!”诸葛亮在西岸望见,心痛如绞,连忙鸣金收兵。回营后,他看着那些中了瘴毒的士兵,彻夜难眠。医官束手无策,说只有当地的“万安泉”能解毒,可那泉在孟获的老巢银坑洞附近。

 “丞相,”高定忽然进帐,“末将知道一条小路,可绕过泸水上游的瘴气区,直达银坑洞。只是那路要穿过毒蛇谷,凶险异常。”

 诸葛亮眼中闪过决然:“为了解救士兵,再险也要闯!”他命赵云继续在西岸佯攻,自己亲率五千精兵,跟着高定潜入毒蛇谷。谷中藤蔓缠绕,随处可见碗口粗的蟒蛇,士兵们用硫磺熏赶,才勉强前行。行至中途,忽然听到前方传来潺潺水声——正是万安泉!

 就在此时,山谷两侧忽然滚下巨石,孟获的弟弟孟优带着蛮兵杀出:“诸葛亮,你中了我王的计!”原来高定降蜀是假,早已将蜀军的动向报给孟获。诸葛亮却不慌不忙,命士兵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油罐,谷中顿时燃起大火,藤蔓被烧得噼啪作响,蛮兵的退路被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