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 作品

第602章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话说从前,山下有个小村庄,住着一户姓齐的人家。丈夫是个铁匠,为人老实巴交,祖传的打铁手艺精湛无比,十里八乡都称他为齐铁匠。他媳妇更是没得挑,端庄秀丽,织布刺绣,样样精通,苗龙秀凤的活计都难不倒她,大伙都叫她巧媳妇。这小两口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可有一件事儿成了他们的心病。眼瞅着都过了30岁,却一直没个一儿半女。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有一天,小媳妇怀上了。这夫妻俩高兴得走路都能笑出声来,逢人便说自家要有后了。这年冬天,小媳妇生下个大胖小子,俩人抱着孩子乐得合不拢嘴,一合计,得给孩子取个好名字。老话说“一子顶千金”,干脆就叫齐一。

 眨眼间,齐一长到3岁,模样清秀,机灵得很。一家人的日子别提多滋润了。可谁能想到,这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小媳妇突然得了场疾病,没几天就撒手人寰了。齐铁匠一下子慌了神,又当爹又当妈,里里外外忙得脚不沾地。没出几天,爷俩就瘦得不成样子,眼窝子都凹进去了。

 乡亲们看着心疼,都劝齐铁匠再娶个媳妇。他心里头还念着巧媳妇,可转头看看年幼的齐一,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咬咬牙,一跺脚,应下了这门亲事。经媒婆牵线搭桥,邻村有个寡妇,早年死了丈夫,模样还过得去,大伙都叫她小寡妇,就这么进了齐家的门。

 刚开始日子还算过得去,可等小寡妇生下儿子齐二,这画风一下子就变了。她把齐一当成仇人似的,非打即骂,变着法子折磨。大冷天的不给齐一做棉衣,三伏天也没件像样的单衣,顿顿让孩子饿肚子。最过分的是,齐一才5岁啊,她就逼着孩子背着齐二到处玩。齐二只要一哭,小寡妇抄起家伙就往齐一身上招呼。

 齐铁匠看着儿子挨打,心里头跟刀割似的,可对这泼辣媳妇没辙。就这么又过了3年,村里的娃娃都背着书包上学堂了,齐一心眼里羡慕啊,可在小寡妇跟前大气都不敢出,只能背着齐二,偷偷躲在书房窗外听先生讲课。

 有一回被教书先生逮了个正着,您猜怎么着?先生不仅没怪他,反倒觉得这孩子聪明好学,时不时就指点他写字念书。齐一也是争气,学啥会啥,一点就通。齐铁匠知道后,背着小寡妇偷偷买了书,让齐一藏在怀里,上山打柴的时候就拿出来读。

 一晃,齐一长到17岁,模样俊朗,肚子里又有墨水,十里八乡谁不夸一句。可齐铁匠这些年又累又气,一下子就倒在了床上。小寡妇心里头打着歪主意呢,想着等齐一成家,家业得分走一半,那哪成呢?

 当天夜里,她就和齐二在屋里嘀嘀咕咕商量着,让齐二跟着齐一上山打柴,瞅准机会把齐一推下山崖,来个神不知鬼不觉。可他俩万万没想到,隔墙有耳,这话全让还没睡着的齐铁匠听了去。

 等夜深人静,齐一伺候父亲的时候,齐铁匠拉着儿子的手,泪流纵横:“儿啊,爹没本事护不住你了。后娘早晚要害你,你赶紧逃吧。村外山下有口枯井,你把鞋脱在井边,他们以为你跳井死了,就不会再找你了。”

 父子俩抱着哭作一团。齐一咬咬牙,听了父亲的话,连夜逃出了家门。第二天一早,小寡妇扯着嗓子要齐一上山打柴,屋里屋外找了个遍,人影都不见。正着急呢,村里人嚷嚷开了,说山下枯井边发现一双鞋,怕是有人跳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