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毛大人智探老母窑,除暴安良美名扬
明朝那会儿,皇上派遣钦差毛大人前往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暗中巡查。这一日,毛大人来到了山西与河南交界的凤台县。刚到此地,他便听闻当地百姓对老母窑的董举人恨得咬牙切齿,那仇恨简直能将人淹没。为了能深入探查,毛大人特意选了一家可供食宿的小店住下。夜里,他趁着月色,悄悄向店主打听清楚了老母窑的具体位置。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毛大人就独自出发了,连随行的护卫都没告知一声。
毛大人一路翻山越岭,那山路崎岖难行,他的鞋底都磨破了,脚也磨出了血泡,可他顾不上这些,咬牙坚持着,跋涉了二十多里路,终于找到了老母窑。
他走到窑口,对那负责管事的摇头(这里暂且这么称呼他)说道:“大人,我去怀庆府办事,途中盘缠花光了,能不能在这儿打几天零工,挖挖煤,挣点路费呀?”
摇头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身形瘦削的老头,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撇着嘴说:“看你这瘦弱模样,能有多少力气,还想挖煤?快走吧,别在这儿耽误工夫!”
毛大人强忍着心中的不满,继续恳求道:“我有力气,不信您看。”说着,他咬紧牙关,使出浑身力气,翻起了脚边一块百十来斤重的明画炭(此处推测为某种较重的煤块)。
即便如此,摇头还是不答应,刚要开口再次驱赶。这时,背后突然有人喊道:“让他下窑吧,不是本地人,以后来多少收多少。”说完,那人摇着扇子,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毛大人就这样被用箩筐放入了三十多丈深的矿井。井下光线昏暗,只有头顶那盏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他和其他拉煤的工人一样,弓着身子,吃力地拉着筐运煤。
不一会儿,饥饿和疲惫就如潮水般袭来。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头上直冒热汗,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可井上迟迟不送饭下来,不到半天,毛大人就累得双腿发软,“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管工见状,挥起手中的鞭子就抽打过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个没用的东西,干这点活都干不好!”一鞭又一鞭,将毛大人打得遍体鳞伤。
管工离开后,其他拉煤工人纷纷围了过来,十分热情地安慰他:“老哥,别往心里去,这地方就是这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