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轮回帖
安安十岁那年,学校组织去民俗馆参观。讲解员指着展柜里的玉佩说:“这是民国时期的定情物,‘砚’与‘青’合二为一,背后刻着‘棺中月,镜中魂’,藏着段跨越生死的爱恋。”
安安突然指着展柜玻璃,脆生生地说:“里面有人。”
玻璃上凝着层薄霜,霜花里映出两个模糊的人影,正对着玉佩笑。讲解员愣了愣,擦去霜花,影子却没消失,反而越发清晰——穿蓝布衫的青年握着穿旗袍的姑娘的手,姑娘鬓边的玉兰花,正落在展柜里的戏单上。
“那是太爷爷和曼青阿姨。”安安回头对沈砚说,小手按在玻璃上,与影子的手重合,“他们说,等我学会《生死契》全本,就来听我唱。”
沈砚看着展柜里的戏单,日期正是安安第一次登台那天。她突然想起老班主的话,当年鸣春班的《生死契》从未公开演过,剧本早就遗失了,可安安手里的线装本,却比馆里的孤本还完整,连失传的尾声都写得清清楚楚。
尾声里,幽魂与书生在月圆夜重逢,棺中月化作镜中光,将两人的影子映在一块玉佩上,刻下“轮回帖”三个字,说“三生石上名,不如现世约”。
深秋的雨夜,安安发了高烧,嘴里反复念叨着“玉兰落了”。沈砚抱着她去老宅,推开院门时,看见那株玉兰树的花瓣正簌簌飘落,堆在地上,竟拼出个“等”字。
“他们在等什么?”沈砚摸着安安滚烫的额头,听见院角传来铜锁碰撞的轻响。
是祠堂横梁上的平安锁掉了下来,落在玉兰树下,锁身裂开,露出张泛黄的纸,是张百年前的婚书,新郎写着“沈砚”,新娘写着“曼青”,落款日期被雨水泡得模糊,却能看清“月圆”二字。
婚书旁压着片玉兰花瓣,背面用胭脂写着行小字:“这一世,换我等你。”
安安的烧突然退了。她睁开眼,指着窗外:“妈妈你看,月亮出来了。”
沈砚抬头,雨停后的月亮又圆又亮,照在玉兰树上,花瓣突然停止飘落,逆向飞回枝头,重新绽放,比从前更艳。树影里,两个身影正对着她们挥手,青年手里拿着支银梳,姑娘捧着面菱花镜,镜面映着轮圆月,像块被擦亮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