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招待
林秋以为那串钥匙和照片是最后的纠缠,直到她发现自己的影子开始不对劲。
那天傍晚,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图书馆的白墙上。她整理完最后一摞报纸,转身时无意间一瞥——墙上的影子没有跟着动,反而慢慢转过身,对着她鞠了个躬,动作僵硬得像提线木偶,正是望归旅馆里那个招待的姿态。
林秋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再看墙面,影子已经恢复正常,随着她的动作晃了晃,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错觉。
但从那天起,影子就成了她的梦魇。
她在商场试衣镜前换衣服,镜中的影子突然抬手,做出挥斧头的动作;她在路灯下走路,影子的脖子会诡异地拉长,像旅馆里那个背驼的男人;最可怕的是夜里,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地上,她的影子会悄悄爬起来,贴着墙根往门口挪,像是要去开门迎客。
“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对着影子嘶吼,声音在空荡的出租屋里发颤。
影子停在门口,慢慢转过身,在地上拼出几个歪歪扭扭的字:“缺个招待。”
林秋终于明白,她从来没逃出望归旅馆。那个地方像附骨之疽,已经钻进了她的骨头缝,现在要把她彻底变成其中的一部分。
她开始疯狂地寻找关于望归旅馆的一切。在市档案馆的角落里,她翻到了一本1986年的消防检查记录,上面写着:望归旅馆后厨有暗室,存放大量不明肉类,疑似……
后面的字迹被墨水涂掉了,但林秋的指尖还是冰凉。她想起那个剁骨头的声音,想起女人端来的那碗“饭菜”,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记录里还夹着一张老地图,标注着望归旅馆的位置,旁边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暗室通山腹,藏着‘望归’的根。”
林秋的心猛地一跳。山腹?难道旅馆的地下还藏着什么?
她去了那家旧物回收店。店主是个戴毡帽的老头,看到她进来,浑浊的眼睛亮了亮:“姑娘,又来寻东西?”
“我要找1987年望归旅馆的东西,任何东西都行。”林秋的声音发紧。
老头从柜台下掏出一个积灰的铁皮盒,推到她面前:“上周收的,一个老太太的遗物,说是从山坳里捡的。”
盒子里装着半块烧焦的木牌,上面能看清“归”字的下半部分;还有一枚生锈的铜扣,和招待制服上的纽扣一模一样;最底下压着一张揉皱的纸,是半截药方,落款处写着“望归旅馆 张”。
“张?”林秋想起了那个司机老张。
她拿着药方去问中药铺的老掌柜,对方看了半天,脸色变得凝重:“这不是药方,是……驱邪的符纸,用生人血混朱砂画的。但这墨迹发暗,反而像在招邪。”
“招邪?”
“你看这‘归’字的写法,”老掌柜指着纸上的字,“最后一笔弯成了钩子,是想把东西勾回来啊。”
林秋走出中药铺时,天又开始下雨。她的影子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晃了晃,突然裂开一道缝,缝里露出一双浑浊的黄色眼睛,正死死盯着她。
林秋带着铁锹和猎刀再次进山。这次她没走山路,而是按照老地图的指引,绕到山坳背面的一处乱石堆前。
石头缝里隐约能看到铁链,她用铁锹撬开最上面的巨石,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一股比旅馆里更浓的腥臭味涌了出来。
洞口很小,只能匍匐着爬进去。里面是条狭窄的通道,石壁上黏糊糊的,摸上去像某种油脂。爬了约莫十几米,通道豁然开朗,竟是个天然溶洞。
溶洞中央摆着个石台,上面躺着一具白骨,身上还套着破烂的灰色制服。白骨的胸口插着一把斧头,斧刃上的血迹已经变成了黑褐色。
“高……高俊明?”林秋想起了之前在精神病院看到的名字,但很快又摇头——不对,这白骨的体型,更像望归旅馆的招待。
石台旁堆着十几个陶罐,她打开其中一个,里面装着的不是骨灰,而是蜷缩的胎儿骸骨,每个骸骨上都套着小小的红绳结。
林秋的胃里一阵翻涌。她终于明白“望归”的真正含义——不是盼望归来,而是用活人(甚至胎儿)的血肉,喂养某个藏在山腹里的东西,让它“归位”。
溶洞深处传来“滴答”声,像是水滴落在水洼里。她举着猎刀往前走,越往里走,腥臭味越浓,石壁上开始出现暗红色的纹路,像血管一样蔓延。
尽头有个水潭,潭水漆黑如墨,水面上漂浮着无数红绳结。而水潭中央,立着个半人高的石偶,石偶的脸是用无数块碎骨拼起来的,眼睛的位置嵌着两颗浑浊的黄色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