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集:灯会情浓
灯会余温 庙会的街上挤满了人,叫卖声、笑声、锣鼓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炸开了锅。陈远紧紧牵着柳如氏的手,指腹反复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洗衣做饭、缝补衣裳磨出来的,他心里一阵发软,握得更紧了些,生怕人潮把她挤散。
“你看,那是糖画!”柳如氏忽然停下脚步,声音里带着雀跃,指尖指向不远处的小摊。昏黄的油灯光晕下,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盛了满天的星子。陈远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蓝布短打的老师傅正端坐案前,手里握着黄铜小勺,勺里盛着琥珀色的糖稀。他手腕轻转,糖稀如银丝般缓缓流下,落在光滑的青石板上,不过片刻,一只展翅的蝴蝶便跃然板上,翅膀上的纹路细腻,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金光,引得周围孩子阵阵惊呼。
陈远拉着柳如氏挤过人群,走到摊前时,特意将她护在身后,避开往来的手肘。“师傅,给我做个梅花的糖画,要最大的。”他笑着开口,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宠溺——从前在柳家,她也是娇生惯养的小姐,如今跟着自己过苦日子,连吃块糖画都这般欢喜,他总想把能给的都给她。
老师傅抬头看了看两人相握的手,眼里露出笑意,点了点头:“好嘞,姑娘喜欢,就给你们做得精致些。”说罢,他重新舀了一勺糖稀,待糖稀温度刚好,手腕一提一落,先画了个圆润的花心,接着向外延伸出五片花瓣,每一片都带着自然的弧度,最后又用细糖稀在花瓣边缘勾出几道浅浅的纹路,像是被风吹起的褶皱。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枝栩栩如生的梅花便做好了,老师傅用竹签轻轻挑起,递到陈远手里:“拿好,小心烫。”
陈远吹了吹糖画,确认不烫了才递给柳如氏:“尝尝,甜不甜?”柳如氏双手接过,指尖碰到竹签时,还能感受到残留的温度。她轻轻咬了一小口,糖稀在舌尖化开,甜丝丝的味道顺着喉咙往下滑,一路甜到了心里。她想起小时候,娘也常带她逛庙会,每次都会买一支糖画,那时她总爱选兔子形状的,娘就站在旁边笑着看她吃。如今身边换了人,可这份甜却比从前更浓。她笑着把糖画递到陈远嘴边:“你也尝尝。”
陈远低头咬了一口,甜意瞬间在口腔里蔓延开来,比他从前跑镖时在驿站买的硬糖甜多了。他知道,这甜不是来自糖稀,而是来自身边人的笑容。“好吃,”他点点头,伸手替柳如氏拂去嘴角沾到的糖屑,“喜欢的话,下次再给你买。”
两人手牵手继续往前走,刚转过一个街角,就听见前面传来阵阵喝彩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杂货铺在办猜灯谜的活动,门口挂着十几盏红灯笼,每盏灯笼下都系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灯谜,猜对了就能得一盏小灯笼。柳如氏自小就喜欢猜谜,眼睛一下子亮了,拉着陈远就往人群里挤:“咱们也去试试,我从前在家,跟爹猜谜还从没输过呢。”
陈远笑着应下,跟着她挤到最前面。柳如氏抬头看着灯笼上的纸条,一个一个仔细读着,忽然停在一盏画着荷花的灯笼前。纸条上写着:“花前月下独徘徊(打一字)”。她皱着眉想了想,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陈远的掌心——花前是“艹”,月下是“月”,独徘徊是“一”,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她忽然眼睛一亮,拉着陈远的手晃了晃:“我知道了!是‘有’字!”
杂货铺的掌柜正站在旁边,听见她的答案,立刻笑着点头:“姑娘猜对了!这盏小灯笼送给你。”说罢,他取下灯笼递给柳如氏。那是一盏红色的兔子灯,灯笼身子是用竹篾扎的,外面糊着半透明的红纸,里面放着一支小蜡烛,点亮后,灯光透过纸罩洒出来,暖融融的,照得柳如氏的脸颊都泛着红。
柳如氏提着兔子灯,脚步都轻快了不少,走到哪都忍不住晃一晃,看着灯光在地上投下的兔子影子,笑得合不拢嘴。陈远跟在她身边,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心里也跟着暖烘烘的。他想起白天去镖局对账时,掌柜的还说最近有趟远镖,要是接了能赚不少钱,他原本还在犹豫,现在却下了决心——等赚了钱,就给她买块好布料,做件新衣裳,再把院子里的菊花种得更多些,让她天天都能像今天这样笑。
逛到半夜,街上的人渐渐少了,原本喧闹的叫卖声也弱了下去,只剩下零星几家小吃铺还亮着灯。陈远注意到柳如氏的脚步慢了些,额头上也渗出了细汗,知道她是累了。“咱们去河边坐会儿吧,那里人少,还能看灯影。”他轻声提议,不等柳如氏回答,就拉着她往河边走。
河边果然安静许多,晚风一吹,带着水汽的凉意拂过脸颊,刚好驱散了身上的燥热。河面上飘着许多河灯,都是逛庙会的人放的,红色的、黄色的、粉色的,一盏盏顺着水流慢慢漂,灯影落在水里,随着水波晃悠悠的,像是撒了一河的星星。柳如氏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将兔子灯放在腿上,靠在陈远肩上,声音轻轻的:“我好久没这么开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从柳家出事后,她就再也没逛过庙会。那些日子里,她躲在亲戚家,看尽了别人的脸色,后来遇到陈远,才算有了个安稳的家。可日子过得紧巴,她总想着省钱,从不敢提这些“奢侈”的愿望,没想到陈远却记在心里,还特意陪她来逛。 陈远握着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声音温柔:“以后咱们经常来,不光是庙会,等下次镇上办花会,我也带你去看。”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等我攒够了钱,就给你买个更大的房子,院子里种满你喜欢的菊花,再搭个葡萄架,夏天咱们就在架下乘凉,冬天就围着火炉烤红薯,咱们天天都这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