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的古源天 作品

第339章 璇玑棋局

锦江的晨雾裹挟着冰片碎屑,将停泊在宜宾码头的官船笼罩在诡异的蓝光中。陈砚秋将昏迷的赵明烛藏进装满益智子的货舱,指尖触到麻袋下暗藏的银鞘——鞘身刻着"庆历六年岭南贡院"字样,封泥印纹与成都府密室所见如出一辙。

 "大人,验货了。"

 舱外传来带着广南口音的呼喝。陈砚秋掀开舱板潜入底舱,浑浊的江水中漂浮着未燃尽的试卷残页。他捞起一片,发现是景佑四年的策论题,破题处被朱砂改成了"戎"字。

 底舱隔板突然传出三长两短的敲击声。陈砚秋握刀逼近,板缝中塞出半片翡翠——与陆巽之子临死前交给他的如出一辙。撬开隔板,里面蜷缩着个只剩三根手指的老船工,溃烂的掌心捧着烧焦的《金刚经》残页。

 "鬼贡院的......"老船工将经页按在陈砚秋左肩胎记上,"星图......"

 经页遇胎记渗出的血珠,浮现出岭南贡院的平面图。图中明远楼的位置标着"璇玑"二字,周围七间号舍屋顶全插着银针。最骇人的是图纸边缘批注:"凡鼻若悬胆者,入此七间号舍,当见文曲星坠。"

 甲板上传来军靴声。老船工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胸膛上刻的星象图——紫微垣的北斗七星处,嵌着七粒冰片。

 "韩相派岭南驻军......"他咳出冰蓝色血块,"要凑齐三百六十五......"

 舱板轰然破裂。陈砚秋翻滚避开水淋淋的渔网,网上挂着七把未完工的银针,针尖全指着他的鼻梁。三名水军跳入底舱,脖颈后都插着银针,针尾拴着冰蓝丝线。

 陈砚秋掷出阴阳刀。刀锋斩断丝线的刹那,水军们突然僵直,银针从七窍激射而出。针尖触及底舱积水,水面立刻浮现十二幅人面虚影——全是《骨相考》记载的被黜落者!

 老船工用残手抓起银针,猛地刺入自己胸膛星图的北极星位置。冰片炸裂的蓝光中,他嘶吼出最后的话语:"七月七......铜雀砚......镇文脉......"

 官船突然剧烈倾斜。陈砚秋背起赵明烛撞破舷窗,在船体倾覆前跃入江中。怀中的铜雀砚遇水发烫,砚底"戎"字缝隙渗出黑水,在江面凝成航线图——指向漓江支流的某个无名河湾。

 暴雨中的漓江泛着血沫。陈砚秋拖着赵明烛爬上岸边礁石,发现石面刻着十二幅人面像,鼻梁弧度与他有七分相似。画像旁题着:"凡此骨相者,入岭南贡院,当黜。"

 "醒醒!"陈砚秋拍打赵明烛的脸,"崔月隐说的林氏是谁?"

 赵明烛的异色瞳孔终于聚焦。他颤抖着撕开官服衬里,取出血迹斑斑的鱼鳞笺:"你娘......鬼贡院的女考官......她掌握着......"

 笺纸被雨水浸湿,显出漓江地图。七个红圈标注的河湾连成线,最终指向隐藏在喀斯特峰林中的建筑——正是放大了的铜雀砚形状!

 "三百五十八针已就位......"赵明烛突然咳出银针,"还差七针......就在......"

 峰林深处传来钟声。陈砚秋抬头,看见三百六十五只孔明灯升空,排成紫微垣星图。最亮的七盏灯拖着冰蓝尾焰,正坠向地图标注的七个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