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的古源天 作品

第338章 鬼贡夜审

成都府衙的密道潮湿阴冷,陈砚秋贴着石壁前行,指尖触到的苔藓中混着冰片碎屑。怀中的七块青铜板随着步伐轻微震颤,板缝渗出的冰蓝液体在身后留下蜿蜒光痕,照亮了密道两侧的壁龛——每个龛中都供着个银鞘,鞘口封泥盖着"墨池会丙戌科"的朱印。

 第七个拐角处,地面突然出现拖拽的血迹。陈砚秋蹲身细看,血渍中浮动着未消化的益智子残渣——与岭南鬼贡院老妇服用的醒神丸成分相同。血迹尽头是扇青铜门,门环铸成被银针贯穿的骷髅状,骷髅眼窝里嵌着两粒冰片。

 "三百五十八......"

 陈砚秋的喃喃自语在密道中荡起回声。他掏出陆巽之子尸体上找到的《金刚经》残页,将血浸透的纸面贴在青铜门上。经文字迹遇血发光,勾勒出门缝后的场景:十二个戴青铜面具的人围坐成圈,中央的鎏金火盆里煅烧着银针,盆沿刻着"缺七"二字。

 青铜门突然自行开启。陈砚秋闪身入内,发现是间仿造贡院明远楼格局的密室。三百五十八个银鞘整齐码放在壁架上,每个鞘身都刻着考生姓名与"鼻若悬胆"的骨相批注。密室中央的火盆旁,跪着个背对门口的白发老者——他正用砭石针从自己后颈挑出银针,针尖带出的血珠坠入火盆,激起冰蓝色火焰。

 "崔月隐?"

 陈砚秋的试探性呼唤让老者浑身一震。转身露出的面容令陈砚秋毛骨悚然——这分明是在秦州大牢融化的尸体!老者浑浊的左眼依旧嵌着银针拼成的"戎"字,但右眼竟恢复了清明。

 "陈明远当年私藏的七把刀......"崔月隐的声音不再含混,从怀中掏出烧焦的账册,"记录在这里。"

 账册残页上记载着触目惊心的内容:"庆历六年正月,收西夏梁太后冰片二百斤,折银鞘二十具。依《璇玑录》骨相法,黜川蜀举子七人,皆鼻若悬胆者。"纸背附着被黜落者的画像,每人耳垂都刺着"陆"字。

 火盆突然爆出巨响。陈砚秋疾退两步,看见火焰中浮现出完整的铜雀砚虚影——砚台盛着的不是墨,而是三百六十五根银针。每根针尖都挑着滴血珠,血珠中裹着微型试卷残片。

 "韩琦用银针改文曲星位......"崔月隐撕开衣襟,露出胸膛上刻的星图,"但缺了你爹藏的七把......"

 他的话被破门而入的弩箭打断。陈砚秋翻滚到银鞘架后,箭簇钉入崔月隐肩膀,带出的不是鲜血,而是冰蓝液体。十二个青铜面具人从暗门涌出,每人手中都捧着鎏金匣子。

 "果然来了。"为首的面具人掀开兜帽,露出赵明烛那张虹膜异色的脸——但此刻他的眼白已布满紫色纹路,"交出砭石针。"

 陈砚秋握紧阴阳刀。赵明烛突然扯开官袍,胸膛上刺着与崔月隐相同的星图,但北极星位置标着"韩"字。更骇人的是他后颈的风府穴——那里插着根银针,针尾翡翠刻着"庆历六年状元"字样。

 "你以为在秦州救的是谁?"假赵明烛的笑声带着金属质感,"真的赵明烛早就......"

 崔月隐突然暴起,将火盆掀向面具人。冰蓝火焰沾身的瞬间,三个面具人惨叫倒地,他们的皮肤如蜡般融化,露出体内密密麻麻的银针。陈砚秋趁机冲向壁架,抓起标注"陆巽"的银鞘砸向地面——鞘身碎裂,露出内壁阴刻的西夏文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