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私有制
顾家别墅的餐厅。长桌上摆着精致却并不奢华的晚餐,气氛温馨。窗外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与别墅区的宁静形成对比。一场秋雨刚过,玻璃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话题始于顾晓芸无意间提到白天路过市中心豪华商场时,看到橱窗外一个清洁工阿姨正望着里面昂贵的奢侈品发呆,眼神复杂。 顾十七神态平和,但眼神深处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了然与淡淡的批判。他用餐动作优雅,仿佛一切享受都自然而然,却又超然其外。
林小蔓细心体贴,对社会现象有敏锐的观察,闻言也放下筷子,轻轻叹了口气。
顾晓芸语气带着些许不平和困惑,那幕场景显然触动了她。
“那个阿姨的眼神,好让人难受啊。”顾晓芸戳着碗里的米饭,“明明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随手买下几十万的包,而有的人却要为下一顿的餐费发愁?哥,你不是常说人是平等的吗?可这……哪里平等了?”
林小蔓也轻声附和:“是啊,有时候觉得,这种金钱带来的鸿沟,比很多东西都更难逾越。”
顾十七缓缓放下汤匙,目光扫过桌上不算铺张却足够优质的菜肴,又望向窗外远处那些普通的居民楼灯光,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
“人是平等的。”他首先肯定了这个前提,语气不容置疑,“在生命权、在人格尊严、在法律面前的机会平等(理论上)、以及在作为‘人’这个物种的基本属性上,无疑是平等的。这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我们讨论一切问题的起点。”
他话锋一转,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切入核心:“但是,货币的多少,却有差距。权力的大小,更有差距。 而这后两者的差距,在现实中,往往会扭曲、侵蚀、甚至试图掩盖前者的平等。”
“我们需要追问的是,”顾十七的目光变得锐利,“货币是什么?权力又是什么?”
他自问自答:“货币,是人类社会制度的一项发明。 最初是为了方便交换,衡量价值。但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权力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由背后的制度信用和社会共识赋予。谁掌握了设计、发行、分配货币(或者说经济资源)的制度权力,谁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塑造社会形态和人与人关系的权力。”
“而权力,从其最初形态来看,是为了管理公共事务、维持社会秩序而产生的。”他继续剖析,“但一旦产生,权力本身就会寻求自我延续和扩张。它与货币(经济资源)结合,便形成了稳固的、能够自我强化的统治结构。”
顾晓芸若有所悟:“所以……贫富差距,其实根源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这正是私有制为核心的这个特定历史阶段制度的特点,或者说,是其运行必然会导致的后果之一。”顾十七的语气带着一种冷静的学术般的剖析,“私有制鼓励积累、竞争和效率,在历史上曾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但它也如同一个设计精巧却冷酷的机器,其内在逻辑会不断地、自发地制造和扩大贫富分化。因为资本会天然地趋向于集中,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沉重的意味:“而比贫富分化本身更可怕的,是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异化。尤其是对处于弱势的穷人而言。”
“异化?”林小蔓轻声问,这个词让她感到一丝不安。
“是的,异化。”顾十七的眼神中流露出悲悯,“在巨大的、无处不在的贫富差距和权力落差长期浸泡下,这个制度会悄无声息地、系统性地扭曲人的认知。它会让你忘记‘人人生而平等’这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