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外星傀儡国
顾十七的目光缓缓扫过书架上一排排的史书,从《史记》到《资治通鉴》,再到各种现代史学着作。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发出极轻微的声响,似乎在斟酌如何开启这个沉重的话题。
“小蔓,晓芸,”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凝重,“之前和你们谈及的维度、频率,是理解世界构成的一种方式。而今晚,我想和你们谈谈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一种……或许从未出现在任何教科书上的历史。”
林小蔓和顾晓芸都屏住了呼吸,预感到了接下来的话将非同寻常。
“作为……嗯,拥有了远超常人时间的存在,”顾十七谨慎地选择着措辞,避免直接使用“永生”这个词,“我有很多时间去观察,去调查,去拼接那些被时光尘埃掩盖的碎片。我查阅过无数孤本秘典,探访过诸多禁忌之地,甚至……与一些极其古老的‘存在’有过交流。”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逐渐发现,中华大地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发展的轨迹,并非完全由我们自身的意志所主导。有一股……或者说多股……来自遥远星辰的力量,始终如同幽灵般徘徊在历史的阴影处,时而隐晦,时而直接地插手干预。”
顾晓芸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林小蔓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
“在我的调查和推断中,”顾十七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从夏朝奠基,到民国落幕,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真正意义上,由我们华夏先民完全自主掌握国家权力、主导文明走向的时代,只有四次。”
“只有四次?”林小蔓失声重复,这个数字让她感到震惊。
“是的,只有四次。”顾十七肯定地点点头,伸出了手指,“第一次,是商朝。”
“商?”顾晓芸努力回忆着课堂知识,“那个有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朝代?”
“没错。”顾十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商朝,特别是早中期,其文化充满了原始、粗犷、甚至有些血腥的勃勃生机。他们敬鬼神而远之,更注重现世和人祭的力量。他们的青铜技术突然爆发,但其纹饰和冶炼方式,与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截然不同,带有一种独特的、内在驱动的演化痕迹。更重要的是,我在一些极其古老的遗迹中,发现商人对‘天’或‘帝’的崇拜,虽然神秘,但更像是一种对自然和祖先力量的抽象概括,其中找不到任何明显属于‘非人’智慧的干预痕迹。他们的权力更迭、兴衰成败,都清晰地烙印着人类自身的欲望、智慧和愚蠢。直到商末,那种……被渗透的迹象才开始隐约出现。”
他停顿了一下,让她们消化这个信息,然后竖起了第二根手指。
“第二次自主时期,是三国时代。”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谋略纵横的时代。”顾十七的语调带上了一丝奇异的感慨,“魏、蜀、吴,其开创者和核心谋臣,无论是曹操的雄才大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还是孙权的守成之策,都是纯粹人类智慧与意志的极致体现。那个时代,星空的力量似乎短暂地退潮了,或者说,被那个时代人类喷薄而出的巨大能量场所暂时屏蔽了。所有的争斗、联盟、背叛、理想与野心,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精彩绝伦,也惨烈无比。那是一曲纯粹由人类谱写的英雄史诗。”
“那……之后呢?魏晋南北朝?唐朝呢?”顾晓芸急切地问。
顾十七摇了摇头,竖起了第三根手指。“之后,便是漫长的干预时期。直到第三次自主时期的到来——隋朝。”
“隋?”林小蔓若有所思,“就是……你之前去的那个陵墓的朝代?” “是的。”顾十七的眼神变得格外幽深,“隋文帝杨坚,结束数百年乱世,一统天下。他的许多政策,如开创科举雏形、制定《开皇律》、推行均田制,都带有极强的、试图从根本上重塑社会结构的‘人本’色彩。而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虽然后世评价极端,但他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西巡张掖等一系列庞大工程和行动,其背后驱动力,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想要彻底由人类意志掌控自然和地理、建立不世功业的雄心。这种强烈到极致的‘人’的意志,或许再次短暂地驱散了星空的目光。当然,这种极致也带来了反噬,导致其速亡。但隋朝两代君主的努力,其核心是向着由人自主的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