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四维空间的真相
顾晓芸轻轻晃着手中的白瓷茶杯,看着阳光几乎穿透她变得更为莹润的指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困惑与探寻。“哥,嫂子,你们有没有感觉……自从喝了那个之后,看东西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林小蔓缓缓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我也有点这种感觉。不单单是看得更清楚,而是……怎么说呢,有时候感觉整个世界变得更‘浓郁’了。阳光里的尘埃,不只是看见,好像能感觉到它们漂浮的轨迹和微弱的温度。而且最近的梦,”她微微蹙眉,“异常清晰,光怪陆离,有时候甚至觉得不像是梦,倒像是……意识飘去了某个陌生的地方,瞥见了些模糊的碎片,醒来却又抓不住。”
顾十七唇角勾起一丝了然的微笑,放下茶杯,眼神变得专注而深邃,仿佛能看透眼前空气的波动。“那不是错觉。那东西改变的,远不止是延缓我们身体的衰老。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微调了我们接收这个世界信号的‘频率’,或者说,悄悄打开了我们认知系统里一些从未使用过的‘限制器’。”
“限制器?频率?”顾晓芸好奇地向前倾身,眼睛像发现了新奇玩具的猫,“哥,你说得好像科幻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一样!”
“听起来或许有些超现实,但底层可能遵循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逻辑。”顾十七的声音平和而清晰,“你们还记得我以前偶尔跟你们提过的,关于维度的一些基础概念吗?比如我们通常认知的长、宽、高构成的三维空间。”
林小蔓轻轻颔首,“记得一点,你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就是四维时空。但再往上,就感觉很抽象了,像是数学游戏。”
“没错,对很多人来说,四维空间就像一个扭曲的克莱因瓶,难以想象。”顾十七的目光扫过窗外无限延伸的蓝天,“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理解呢?如果我们不把它想象成一个‘物体’,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包含无限可能性的‘背景场’呢?”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语言,寻找最恰当的比喻。“或许,四维空间并非一个光怪陆离的几何结构,而是由无数种不同的‘波’、无数个‘频道’叠加、交织而成的浩瀚海洋。”
“频道?”顾晓芸眨着眼,“像电视那样?”
“类似,但远比那复杂和精妙无数倍。”顾十七的手指在空气中轻轻划动,仿佛在描绘无形的图景,“在我们这个三维世界的‘电视’上,我们只能调到一个频道——就是我们正在体验的这个宇宙,这条时间线,这种物理规则。但在四维的‘视角’下,或者说,对于一个能感知并切换这些频道的存在来说——”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感染力,“我们的世界,存在着无数个这样的‘频道’。每一个频道,可能都是一个略微不同的物质界视角,一个物理常数有细微差别的宇宙,一个历史走向截然不同的分支。无数个平行宇宙,并非遥不可及,它们就在‘旁边’,只是我们通常被锁死在自己的频道上,无法感知,无法切换。”
花房里一片寂静,只有微风拂过叶片的声音。林小蔓和顾晓芸都屏住了呼吸,努力消化着这个宏大得令人眩晕的概念。平行宇宙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名词,在顾十七的描述下,它变成了一种潜在的真实图景。
“天啊……”顾晓芸喃喃自语,“如果真是这样,那在某个频道里,我可能是个超级巨星?或者……根本没从那个地方出来?”她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