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天 作品

第346章 德行

在这套系统里,当真是应了那一句话。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星雾之中,那由礼乐编织的“天网”熠熠生辉。

 每一根线条都闪烁着规则与秩序的光芒,看似疏阔。

 却将天地万物、君臣万民都笼罩其中,无一能逃。

 这网不捕风,不捉影。

 它只锁定一样东西,名分。

 “周礼不会阻止你行动,不会阻止你拥有力量。

 甚至他还会告诉你怎么该拥有这些东西。”

 方圆咂了咂舌说道:“告诉你以何种身份、何种规格、何种姿态去行动和拥有。”

 星雾氤氲,那礼乐天网的光芒柔和却无处不在,仿佛渗透进每一寸空气,每一缕思绪。

 跟殷商那斗天命、斗诸侯、斗外敌、斗那些被他们当耗材烧的劈柴。

 以至于斗来斗去,斗到最后,非得要完成天下唯一、我即是神(天命)的操作相比。

 姬周的这一套,那可太特么友好了。

 “毕竟无礼的确会招致所有人的打击。”

 方圆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话锋却一转。

 “但你要是安心遵守礼,那你的背后有的何止是一个强大的祖国?

 整个姬周天下,都是你的后盾。”

 伸出手,方圆仿佛在抚摸那星雾中流淌的规则之光。

 还是那句话,算什么账都不如算政治账。

 一切东西要能有多上秤,就给我多上秤。

 毕竟在殷商那扯淡的天命理论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是混沌的,不确定的。

 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出自于最上面的予一人之口。

 没有任何的标准,没有任何的规章,比口含天宪还口含天宪。

 你的生死祸福,吉凶荣辱全部都在别人的一张嘴里面。

 哪怕都已经做到了四大伯侯的位置,也不过是稍大些、更耐烧一点的劈柴。

 今日他能赞你功高,明日就能斥你心异。

 祭祀时卜出的龟甲裂纹稍显怪异,或是昨夜大王做了一个不甚吉利的梦,都可能成为你族灭身死的缘由。

 伯邑考,这位姬发的长子被纣王做成肉饼是小说家言,未必是史实。

 但字里行间透出的那种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基于鬼神意旨的生杀予夺之权,却是殷商统治的真实底色。

 “不需要确凿的证据,不需要公开的审判,甚至不需要一个能说服人的理由。”

 方圆的语气变得冷峻。

 “只需要一个‘疑似’,一个‘可能’,一个占卜显示的‘不吉’,就足以将位极人臣者碾为齑粉。”

 在那套逻辑里,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王和鬼神认为你代表了什么。

 你可能只是因为强大,就成了需要被献祭以平息鬼神之怒的最好祭品。

 可能只是因为忠诚,就被视为对王权潜在的威胁。

 甚至可能毫无缘由,仅仅因为一场祭祀需要足够分量的柴薪,就被选中。

 特么的,大清洗都还得安个罪名呢。

 但殷商?

 什么是罪?什么是名?

 殷商根本就不是什么统治,而是一种基于恐惧和神秘主义的最高规模的绑架与消耗。

 完全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只有予一人的喜怒和那变幻莫测、需不断用血食去安抚的天命。

 可以说,这一套理论荒谬至极,简直是不给所有人活路。

 甚至哪怕最高位置的商王都不例外。

 毕竟九州天下有哪一样祭品,能够比得上大商邑的商人。

 九州天下至高位置的予一人更珍贵?更有价值?

 所以商王到后来越来越疯,想要完成我即天命是很正常的。

 没办法,祂不知道有哪个家伙会想出鬼点子。

 或者说发现这一点,把整个殷商都当做祭品献祭给天命。

 嗯,姬周就是这个小机灵鬼儿。

 而被殷商用这套荒谬理论干掉的就是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

 “所以姬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套混乱无比、不可预测鬼神裁判。

 尽可能地变成人间的、可预测的规则裁判。”

 东皇太一看着迷迷蒙蒙,混沌无边的星雾。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八个字,仿佛初升的太阳照清了所有混沌迷茫的东西。

 “是呀,哪怕‘德’同样抽象,难以量化,但比起殷商那纯粹依赖鬼神意旨和君王心血的混沌恐怖。

 这八个字,都不能说是进步了,得用进化。”

 方圆一脸唏嘘的说道。

 自由心证这种鬼东西,谁碰谁知道。

 最典型的就好像同意可撤销。

 东皇太一的身影在星雾中似乎更加凝实,祂的声音带着一种洞穿万古的悠远。

 “姬周将评判的标准,从不可知的鬼神之域,拉回到了相对可知的人间之域。

 德虽无形,却可通过行为观测,可通过‘礼’来具象化。

 遵礼,即为有德;悖礼,便是失德。”

 “所以只要德行不失、不违礼乐,那么你的一切都将被承认。”

 方圆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仿佛在宣读某种神圣的契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承认你的爵位,承认你的财富,承认你身为人的尊严与价值。” 至少,在这套礼法体系所界定下的尊严与价值。

 只要没有礼崩乐坏,谁敢不承认,就得尝尝大家的拳头。

 “这在殷商是不可想象的。

 在那里,你的一切没有任何的保障,完全可能因为一个随随便便的理由瞬间清零,甚至是负数。”

 带着一种咏叹调一般的语气,方圆继续道:“但在周礼这面,只要你有德、守礼。

 你的存在就是合法的,你的权益就是受保障的。

 哪怕是王也不能够乱来,毕竟他无礼就是失德。”

 天子失德,换一个说法就是失天命。

 而这份失落的天命,有着大把人想要。

 毕竟有谁不想要进步呢?

 士、卿大夫、诸侯、周天子,公、侯、 伯、子、男。

 这些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压制着所有人的同时,也给所有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周礼甚至承认你的奋斗。

 你通过合法途径(符合礼法的手段)获得的功绩、积累的财富、提升的地位,都会得到礼法的背书。”

 不需要隐藏,不需要小心翼翼的遮掩,因为这是你的荣耀。

 没有谁能够轻易的抢夺和抹去,毕竟这一套体系是受到了上上下下所有人监督的。

 典型例子,崔杼弑其君,史家秉笔直书,一字不改。

 这得已经春秋乱了百多年了,想要改一字都有这么难。

 “而且也不用担心功高难赏、功高不赏的问题。”

 东皇太一声音飘渺道:“在周礼的规定下,权责相等,清楚明白。

 你立了功,好说,依礼擢升你的爵位便是。

 五等爵位,该给你提升到哪一种就是哪一种。

 而名分提升,一切待遇、权柄自然随之水涨船高。

 这套体系,理论上可以让你一路爬到仅次于天子的位置。”

 “哪怕就算你爵位已到人臣之极,封地已广无可广,也还有的赏。”

 方圆接连不断道:“赏殊荣、赏礼仪、赏特权,赏赐给你法理之外的额外荣宠。

 好比加赐九锡。

 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ju chàng),哪一样都可以拿出来单独赏赐。

 甚至都不需要这么高大上,按照拼夕夕那种无限细分的法则搞下去也可以。

 比如诸侯朝见的时候你可以朝前一步,身上能多配一枚玉璋。

 允许你奏乐的时候比同级多奏一佾乐,可以比同级多饮一爵酒。

 “甚至哪怕这些都还能够再精简一下。”

 仿佛是想到了什么,方圆眼中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笑意。

 “比如,允许你家宗庙的门槛再高半尺,祭祀时用的酒爵比同级多一道纹饰。

 出门时车驾的旌旗多绣一只青鸟,马车在车辕上多一道金线。

 准许你的夫人头上的簪子可以使用特定的花纹……”

 他越说越快,如数家珍:“或者,赐你一种特殊的酒器,只在最隆重的宴飨上由你独享。

 允许你在宗庙祭祀时,比同爵者多吟唱一段颂词。

 甚至赏你一个新的氏号,让你光宗耀祖,开辟新的宗支。”

 “看见没?”

 方圆一拍手,脸上满是叹服的表情。

 “这套赏赐体系,简直可以无限细分,精准投放。”

 特么的,时装碎片、特殊道具、拼夕夕原来这么早就在坑人了。

 在这一套组合拳之下,完美解决了赏无可赏的终极难题。

 毕竟实打实的土地人口赏不起,难道虚荣还赏不起吗?

 反正这些东西对于天子来说成本极低,或者说成本等于零。

 无非是多写几个字,多铸几个符号。

 但对于臣下而言,却是能在整个体系内被清晰识别,被广泛羡慕的硬通货。

 不要小瞧这些,对诸侯卿大夫来说,多这半尺门槛、一道纹饰,就是天下人都能看见的天子认你功多一分。

 对士和庶民来说,若能得领主赏一柄刻了字的佩剑,允你在乡饮酒礼上坐得靠前些,那也是一辈子的体面。

 这种精神上的刺激,有时候比特么物质刺激还强烈,还让人难以忘怀。

 还让人愿意为了这些虚荣打生打死,奋斗终身。

 君不见,多少人为了个身后名,那是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不择手段之下,大概得起反作用。

 甚至越操作,身后名越不行,比如大义觉迷录的创作者。

 “更何况,这些‘虚荣’可是要落到实处的。”

 方圆的语气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