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838章 时空科技在工业领域的革新

清晨的1967年“时空智造”产业园,巨大的玻璃厂房在朝阳下泛着金属光泽。车间内,无人搬运车沿着预设轨道穿梭,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零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区域那台形似银色胶囊的“时空能量材料成型机”。江浅穿着深蓝色的工业防护服,戴着防护眼镜,正和工程师团队围在设备旁,观察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分子结构数据。“今天是新型航空材料的第三次试产,一定要精准控制时空能量的频率,确保材料分子排列达到预期密度。”江浅对着对讲机叮嘱道,声音透过面罩显得有些沉闷。

研发负责人陈工点点头,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操作:“江主任放心,我们已经将1913年地脉能量稳定数据与1967年量子物理模型结合,优化了能量输出算法,这次成功率应该能达到90%。”说话间,“时空能量材料成型机”启动,淡蓝色的能量光束包裹住金属原料,屏幕上的分子结构三维图开始变化——原本松散的分子链,在能量作用下逐渐紧密排列,形成规则的网状结构。“快看,分子密度达到7.8g\/3,强度比传统航空材料提升了40%!”监测员小李兴奋地喊道,车间里瞬间响起掌声。

这款新型材料很快被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在“星际远航”飞机制造工厂,工程师们正用它打造飞机的机翼部件。车间主任王师傅拿着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对比样本,对前来考察的江浅说:“以前用的材料,在高空低温环境下容易出现裂纹,现在用这种时空科技材料,不仅重量减轻了25%,抗寒性能还提升了一倍,以后飞机的续航和安全性都能大幅提高!”江浅笑着说:“这还只是开始,我们正在研发第二代材料,计划融入1938年战地金属修复技术,让材料具备自我修复能力,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

在汽车制造行业,时空科技同样带来了革命性变化。1967年“未来动力”汽车厂的研发中心,设计师们正通过“时空模拟系统”,测试新款电动汽车的性能。系统屏幕上,虚拟的汽车在1913年的崎岖山路、1938年的泥泞战地、1967年的城市高速等不同时空场景中穿梭,实时显示车身承受的压力、电池续航、零部件损耗等数据。“江主任,通过模拟发现,汽车在低温战地环境下,电池续航会减少30%,我们需要优化电池的能量管理系统。”研发工程师小张指着屏幕说。

江浅凑近屏幕,仔细查看模拟数据:“可以参考1913年地脉能量的保温原理,在电池外壳添加一层‘时空能量保温层’,通过能量循环维持电池温度。另外,针对战地颠簸场景,要加强底盘的减震结构,我们可以调用1938年战地车辆的抗造数据,优化零部件设计。”按照这个思路,研发团队对汽车进行了改进,再次模拟测试时,电池续航在低温环境下仅减少5%,底盘抗颠簸性能也提升了30%。新款汽车上市后,迅速成为市场爆款,车企负责人激动地说:“时空模拟技术让我们把研发周期从18个月缩短到9个月,还能精准应对不同使用场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