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805章 时空旅游服务体系的完善

清晨的1967年时空旅游集散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滚动着各条旅游线路的介绍,来自不同时空的游客们围着线路咨询台,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行程。江浅穿着干练的蓝色制服,正在检查刚更新的“时空旅游线路手册”,手册上除了经典的“1913年苏州文化体验线”“1938年重庆战地记忆线”,还新增了“时空科技探索游”“时空生态保护游”等特色线路,封面印着“穿越时空,遇见多元美好”的标语。

“江主任,这新线路太受欢迎了!‘科技探索游’的名额早上就被抢光了!”工作人员小李拿着报名统计表,兴奋地说。江浅笑着点头,目光投向不远处的游客群体——一对年轻夫妻正对着“时空生态保护游”的宣传海报讨论,妻子指着海报上1913年雾灵山的照片说:“咱们就选这条线吧!既能看原生态的山林,还能参与地脉保护活动,比单纯逛景点有意义多了。”丈夫连连赞同:“还能让孩子见识一下时空科技怎么保护生态,一举两得!”

为了让每条线路都独具特色,研发团队花了三个月时间实地考察。“时空科技探索游”串联起1967年时空科学研究院、1913年序能实验室和1938年星门遗址,游客不仅能参观实验室的能量模拟装置,还能亲手操作简化版的“时空能量检测仪”。在1913年序能实验室,导游小张正带着游客体验设备:“大家看,把检测仪放在地面,数值超过50,就说明这里地脉能量旺盛。1913年的序能稻能长得这么好,全靠这充足的地脉能量!”来自1967年的游客阿明好奇地问:“小张导游,这检测仪能检测出不同时空的能量差异吗?”小张笑着说:“当然!等咱们去1938年的星门遗址,你们会发现那里的能量数值波动很大,因为当年的战争对时空能量场造成了影响。”

“时空生态保护游”则聚焦1913年雾灵山自然保护区、1938年战后湿地修复区和1967年城市绿肺公园,游客可以参与地脉植被种植、湿地水质监测等实践活动。在1938年的湿地修复区,游客们跟着生态专家学习使用“时空水质净化仪”——这是一款融合了1913年序能过滤技术和1967有智能监测功能的设备,能快速净化污水中的杂质。“大家把仪器放入水中,按下绿色按钮,它会自动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序能。”专家一边演示一边说,来自1913年的游客王婶试着操作仪器,看着污水逐渐变清澈,惊叹道:“这设备太神奇了!要是能在我们村的小河边放几台,河水肯定能变得和几十年前一样干净!”

除了多样化线路,旅游设施的升级也让游客体验大幅提升。在1913在苏州园林的入口处,每个游客都能领取一台“时空智能导览仪”——巴掌大小的设备,外壳是1913年的桃木材质,内置1967年的语音识别系统。游客走到任意景点前,导览仪会自动感应并播放讲解:“您现在看到的是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建于1902年,轩内的匾额是清代书法家俞樾所题。值得一提的是,1913年修复时,工匠在轩柱底部刻有序能符文,能起到防潮防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