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803章 时空医学研究的突破与应用

初秋的1967年国际医学中心,一楼的“时空医学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围着一台形似“能量茧”的设备忙碌。设备通体呈淡蓝色,内部躺着一位腿部受伤的志愿者,透明舱体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参数,屏幕显示时空能量频率稳定在“4.8hz”。江浅站在实验室中央,看着实时传输的细胞修复数据,对身边的医学专家陈教授说:“这是我们研发的第三代‘时空能量修复仪’,经过半年调试,终于能精准控制能量频率,现在就看临床效果了。”

陈教授指着屏幕上的细胞动态图,眼中满是期待:“你看,受损细胞在能量作用下,分裂速度比正常情况快3倍,而且修复后的细胞活性更高。之前动物实验中,原本需要14天愈合的伤口,用4.8hz频率的时空能量治疗,7天就能结痂,这次人体试验要是成功,将彻底改变创伤治疗的模式。”

三天后,志愿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让所有人惊喜——原本深达2厘米的伤口,边缘已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红肿消退了大半。当医生拆开纱布时,志愿者激动地说:“太神奇了!受伤那天我以为至少要躺一个月,现在不仅能慢慢走路,伤口还不怎么疼了!”陈教授笑着解释:“这是因为4.8hz的时空能量能激活细胞内的‘修复因子’,就像给细胞装上了‘加速器’,让它们快速完成自我修复,而且不会留下明显疤痕。”

这一突破很快应用到临床。1967年医学中心的外科病房,65岁的张大爷因糖尿病导致腿部溃烂,传统治疗三个月未见好转,甚至面临截肢风险。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让他接受时空能量治疗。治疗前,张大爷的右腿溃烂面积达10平方厘米,伤口处渗着脓液,他沮丧地对主治医生李医生说:“李大夫,我这腿是不是没救了?以后可咋走路啊!”李医生握着他的手安慰:“大爷您放心,我们用最新的时空能量修复仪,专门针对糖尿病足的细胞修复,肯定能有效果。”

治疗开始后,李医生根据张大爷的身体状况,将时空能量频率调整为“4.2hz”——这是科研团队针对慢性伤口研发的专属频率。每天30分钟的治疗,张大爷能清晰感受到伤口处传来淡淡的温热感。一周后,伤口溃烂面积缩小到5平方厘米,脓液消失;两周后,伤口开始结痂;一个月后,痂皮脱落,长出了淡粉色的新皮肤。复查时,张大爷扶着助行器,在病房里慢慢走了一圈,激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你们!是这‘能量仪器’给了我重新走路的机会!”

除了创伤治疗,时空能量在慢性疾病领域也展现出惊人效果。1967连医学中心的“慢性疾病治疗区”,摆放着数十台“时空能量调节仪”,针对高血压、关节炎、失眠等慢性疾病,科研团队研发了不同频率的治疗方案。58岁的王阿姨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手指关节严重变形,连拿筷子都困难。接受“3.6hz时空能量”治疗两周后,她的手指能慢慢弯曲,疼痛也减轻了不少。

在治疗室里,王阿姨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和旁边的患者聊天:“以前我试过针灸、吃药,都不管用,没想到这‘能量治疗’这么厉害,现在我不仅能自己做饭,还能帮孙子织毛衣呢!”旁边的李大叔患有高血压,他指着仪器上的频率显示说:“我用的是5.1hz的能量,治疗一个月,血压从160\/100降到了130\/80,现在每天只吃半片药,比以前轻松多了!”负责治疗的张医生解释:“不同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对应的时空能量频率也不一样。比如关节炎是关节细胞活性降低,3.6hz能量能唤醒细胞活力;高血压与血管平滑肌紧张有关,5.1hz能量能放松血管,从根源上调节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