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790章 新时空下的科技创新竞赛

盛夏的1967年科技会展中心,彩旗飘扬,人头攒动。首届“跨时空科技创新竞赛”在此拉开帷幕,来自1913年、1938年、1967年的200多支参赛队伍齐聚一堂,带着各自的创新成果角逐奖项。会展中心内,展台依次排开,时空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产品琳琅满目,闪烁的灯光与科技感十足的装置交相辉映,空气中都弥漫着创新的气息。

江浅作为竞赛组委会主任,站在开幕式主席台上,看着台下充满朝气的参赛者,笑着说道:“这次竞赛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不同时空的智慧碰撞出火花。希望大家在比拼中相互学习,用科技创新为各时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参赛选手们眼中满是期待与斗志。

时空技术展区内,1913年的“序能星门优化团队”吸引了众多目光。他们研发的“智能序能调节装置”,能根据时空能量波动自动调整星门的能量输出,使星门开启的稳定性提升40%。团队负责人、年轻的序能工程师阿明,正拿着装置模型向观众演示:“大家看,这个装置内置了能量感应芯片,一旦检测到时空能量紊乱,就会立刻发出预警并自动调节参数,之前我们在1913年的雾灵山星门测试时,成功避免了三次能量过载。”

一旁,1967年的“时空穿梭舱升级团队”不甘示弱,他们展示的“超光速穿梭辅助系统”,通过优化以太序能的转化效率,将穿梭舱的速度提升了2倍,且能耗降低30%。团队成员小李指着屏幕上的模拟动画:“有了这个系统,从1967年到1913年的穿梭时间能从5分钟缩短到2分钟,而且更节能。我们还加入了紧急避险功能,遇到时空乱流能自动切换安全航道。”

阿明和小李在展台前交流起来,阿明好奇地问:“你们的系统能适配1913年的星门吗?我们的调节装置要是能和你们的系统结合,说不定能让时空穿梭更高效。”小李眼睛一亮:“我们正想找适配不同时空星门的方案,赛后咱们好好聊聊,说不定能搞个联合研发!”

人工智能展区的竞争同样激烈。1938年的“战地智能辅助团队”带来的“伤员定位救援机器人”,堪称战场上的“生命守护者”。这款机器人搭载了红外探测和语音识别技术,能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快速定位受伤士兵,还能通过语音指令与后方医疗团队实时沟通,传递伤员的生命体征数据。团队成员、曾是战地护士的小张,向评委演示机器人的操作:“只要按下启动键,机器人就能以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在战壕中穿梭,续航时间长达12小时,在1938年的华北战场测试时,它帮助我们在30分钟内找到了5名被困伤员。”

1967年的“家庭服务Ai团队”则退出了“全能家政机器人”,不仅能完成打扫、做饭等家务,还能通过人脸识别判断家庭成员的情绪,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讲笑话缓解压力。机器人现场表演了切菜、炖汤的技能,动作精准流畅,引得观众阵阵惊叹。团队负责人笑着说:“我们在机器人的芯片中植入了1000多道菜谱和200多种情绪安抚方案,以后它还能连接社区医疗系统,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