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771章 国际和平组织的建立与运作

深秋的日内瓦万国宫,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圆形会议厅的大理石地面上。来自 1913 年、1938 年、1967 年及全球 20 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于此,共同见证 “国际和平组织” 的成立仪式。江浅作为跨时空代表,手持由三个时空材料熔铸而成的 “和平徽章”,站在发言台前:“时空修复让我们明白,和平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地区的冲突、灾难,都可能影响整个世界的稳定。国际和平组织的成立,就是要凝聚全人类的力量,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

 成立仪式上,代表们共同签署《国际和平公约》,明确组织宗旨 —— 调解国际争端、开展维和行动、提供人道主义救援。公约签署完毕,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1938 年的赵队长握着 1913 年老者的手:“经历过战争才知道和平的珍贵,以后咱们有了这个组织,再也不用怕冲突升级,能安心搞重建了。” 老者点头回应:“没错,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把和平牢牢抓在手里。”

 组织成立后的首个任务,便是调解 1938 年东南亚某两国的边境争端。这两国因边境资源分配问题,已对峙数月,随时可能爆发冲突。国际和平组织立刻派出调解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外交专家、法律学者及跨时空代表。在调解会议上,两国代表情绪激动,互相指责对方侵占资源。调解团队负责人、来自 1967 年的外交官周明耐心倾听,待双方平静后,拿出卫星测绘的边境资源分布图:“根据地图显示,边境地区的矿产资源可按人口比例分配,同时我们可以协调 1913 年提供序能农业技术,帮助两国发展农业,减少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1913 年的农业专家随即补充:“我们的序能稻种产量高,适应性强,只要两国愿意合作,我们可以派团队指导种植,用不了两年,农业就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两国代表看着详细的方案和资源分布图,态度逐渐软化。经过三天的谈判,双方最终签署《边境资源共享与合作协议》,不仅解决了争端,还达成了农业、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意向。协议签署当天,边境地区的士兵们收起武器,当地民众自发组织庆祝活动,一位老人拉着周明的手说:“谢谢你们,让我们不用再担心战争,能安心过日子了。”

 维和行动是国际和平组织维护和平秩序的另一重要手段。在 1967 年非洲某地区,部族冲突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组织迅速派出维和部队。维和部队由各国士兵组成,配备非致命性武器和医疗设备,主要任务是保护平民、监督停火协议执行。在难民营外,维和士兵小李正带着当地儿童搭建临时教室,他一边组装木板,一边对孩子们说:“以后你们就能在这里读书,不用再害怕冲突了。” 一个名叫阿明的孩子拿着画笔,在教室墙上画了一幅 “和平图”,画面中,不同肤色的人手拉手,周围开满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