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697章 时空修复行动中的环境考量

1913 年的庙宇后山坡,小周正用桃木剑在能量节点旁划出浅沟。剑刃切开的泥土泛着湿润的黑褐色,草皮被小心地卷成筒状,用艾草绳轻轻捆好放在竹篮里 —— 这些草皮将在仪式结束后原样铺回,连根系朝向都不能出错。“周老,这块地的蚯蚓特别多,” 他蹲下身拨开土块,指缝间的能量液珠落在蚯蚓身上,竟让它们欢快地扭动起来,“按 1967 年江博士说的,这是土壤健康的标志,咱们开挖能量沟得绕着它们的洞穴走。” 老者用青铜杖在地上敲出标记,杖端的铜铃每响一声,周围的野花就会轻轻颤动:“记住,地脉就像人的血管,植被是汗毛,伤了一根都要疼半天。”

 庙宇前的空地上,守护者们用竹片代替石块搭建临时祭坛。竹片间的缝隙里塞满艾草和谷壳,既能固定能量流又能快速降解,连绑竹片的绳子都是用桑树皮纤维拧的,三个月后就会自然腐烂。“烧符用的松香得控制量,” 负责祭祀的老妪用陶勺舀起松香粉,每勺都严格称量,“1938 年的张姑娘说,过量会让能量流带着焦味,影响山谷里的蜜蜂采蜜。” 孩童们提着陶罐跟在后面,将仪式残留的朱砂水收集起来,罐底铺着荷叶 —— 这些水会被用来浇灌庙后的古柏,老人们说这叫 “取之于土,还之于土”。后来 1967 年的卫星图像显示,这片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比周边高出 11%,连鸟雀都比别处多三成。

 1938 年的山谷里,赵队长的士兵们正用刺刀代替工兵铲清理场地。刺刀尖挑开的石块被按大小分类堆放,棱角处都用棉布包着,防止划伤路过的野兽。“张姐,能量监测仪显示这边的地衣特别敏感,” 小李举着仪器跪在地上,屏幕上的绿色波形因他的呼吸轻轻起伏,“1967 年的报告说,这种地衣对铜离子特别敏感,咱们的铜徽章结晶得用木盒密封起来。” 防空洞的入口被伪装成天然石洞,洞口种植的葛藤顺着预设的竹架攀爬,既隐蔽了洞口又能吸收炮弹震落的粉尘。当反冲能量冲击时,葛藤的叶片会自动合拢,将有害物质锁在叶脉里,李教授在笔记本上画下这一幕,旁边标注着:“最原始的生物防护系统,效率比活性炭高 30%。”

 铜徽章结晶的清洗用水是士兵们用行军锅蒸馏过的。蒸馏时加入的艾草和薄荷,既能净化水质又能让能量流带着草木香,连清洗后的废水都要集中在陶缸里,加入谷壳发酵成肥料,用来浇灌战士们种的南瓜。“这缸废水明天就能用了,” 张姐用木棍搅拌着缸里的液体,泡沫泛起的能量纹与 1913 年庙宇的完全一致,“你们看南瓜藤的长势,比用清水浇的茂盛多了,这就是江博士说的‘循环利用’。” 远处的溪流边,士兵们正用竹篮过滤能量污染的溪水,篮底铺着 1913 那传来的云锦碎片 —— 这些布料能吸附能量杂质,晒干后还能当引火物,一点都不浪费。

 1967 年的实验基地像个巨大的生态迷宫。所有建筑的屋顶都覆盖着景天科植物,既能隔热又能吸收实验产生的微量辐射,连空调排出的冷凝水都被收集起来,经过玄石过滤后用来灌溉这些植物。“看这个能量缓冲池,” 江浅指着基地中央的人工湖,湖水清澈得能看见底栖的螺蛳,“池底的鹅卵石是 1938 年的废弹壳熔铸的,上面附着的藻类能分解 90% 的能量代谢物。” 实验室的墙壁上,苔藓监测屏正实时显示环境数据,哪种苔藓发黄就说明哪种能量污染物超标 —— 这些苔藓的基因里植入了 1913 年艾草的抗逆基因,比任何电子仪器都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