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630章 守护者在救援行动中的应用

1967 年立春的阿尔及利亚沙漠,时沙暴像煮沸的青铜色浓汤,将绿洲边缘的村庄吞噬了大半。江浅站在装甲指挥车里,看着全息屏幕上跳动的红点 —— 那是 1913 年的铁匠用定星锤标记出的安全区域。通讯器里传来他粗粝的喘息声,夹杂着沙粒撞击防护盾的噼啪声:“东南方向三百米有个时空裂缝,像把张开的剪刀,别让队员靠近。”

 救援队长哈桑的越野车刚驶过铁匠标记的界线,车窗外的沙粒就突然改变轨迹,在引擎盖上组成箭头形状。副驾驶座上的 1938 年张敏突然按住太阳穴,教案本上自动浮现出村庄的平面图,用朱砂标出三个幸存者的位置。“穿蓝布衫的老人被困在水井房,他手里攥着孙子的银锁。” 她的声音透过面罩传来,带着时砂摩擦的沙哑,“那孩子在清真寺的穹顶下,正用碎镜片反射阳光。”

 艾伦的神经头盔在这时发出急促的警报。全息投影中,时砂暴的能量场出现异常波动,某个区域的青铜色颗粒密度突然增加了三倍。“是时空旋涡!” 他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将坐标同步给所有救援队员,“1967 组注意,用电磁脉冲形成屏障,1913 组加固防护盾,1938 组引导幸存者向西北撤离!”

 铁匠的定星锤在沙地上划出第七圈螺旋时,防护盾突然向外扩张了五米。他左臂的印记亮得刺眼,能清晰 “看见” 沙粒中隐藏的时空碎片 ——1913 年的陶瓷碎片、1938 年的弹壳、1967 年的塑料瓶,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物件在漩涡中碰撞,随时可能引发二次坍缩。“往俺这边靠!” 他对着通讯器大吼,定星锤的锤头与沙粒共振,在防护罩内侧形成缓冲带,“就像躲在铁匠铺的铁砧后面!”

 1938 年的林秀芝背着医疗包,在沙暴中灵活地穿梭。她的急救箱自动感应着生命信号,绷带在前方两米处组成悬浮的路标。当她靠近清真寺时,穹顶下的时砂突然凝结成孩童的手掌形状,指向东南角的通风口。“别怕,我是来帮你的。” 她摘下防护面罩,露出温和的笑容,掌心的印记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红光,“你爷爷在水井房等你,他说要教你打井水。”

 男孩的哭声戛然而止。当林秀芝握住他沾满沙粒的手时,通风口的铁栅栏突然自动弹开,外面传来哈桑队长的呼喊声。“这是 1938 年的暗号。” 她用袖口擦去男孩脸上的沙粒,急救箱里的葡萄糖液正顺着时砂凝结的细管,流进另一个被困妇女的嘴里,“我们在台儿庄战场就是这样传递信号,一个手势就知道对方需要什么。”

 老王的发报机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电流声。他蹲在倒塌的电台旁,手指抚过锈蚀的按键,那些青铜色的沙粒突然组成摩尔斯电码,翻译过来竟是 1913 年江南的天气预报。“这地方以前是驿站。” 他对着通讯器说,发报机的电流顺着时砂传导,在沙地上画出古代驿站的轮廓,“幸存者可能在马厩的地窖里,那里的夯土墙能挡住沙暴。”

 救援队员撬开地窖的石板时,里面果然藏着七名村民。最年长的老人颤抖着掏出怀表,表盖内侧刻着的螺旋图案,与铁匠的印记一模一样。“1913 年我在上海见过这种标记。” 老人的胡子上结着沙粒,声音却异常清晰,“一位铁匠说,遇到青铜色的沙暴,就用朱砂在门上画这个符号。”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沙暴时,艾伦的监测仪显示能量场趋于稳定。守护者们站成三角,铁匠的防护盾、张敏的路标、艾伦的电磁屏障完美契合,在废墟上组成巨大的螺旋。那些肆虐的时砂突然安静下来,在防护圈内凝结成晶莹的颗粒,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