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守护者对五怨器的影响研究
1967 年冬至的伦敦大英博物馆地下实验室,铅制隔离罩里的五怨器在冷光灯下泛着青铜色的幽光。江浅隔着三层防护玻璃,看着 1913 年的铁匠将手掌贴在罩壁上,定星锤的锤头与怨器之一的青铜镜产生共振,镜面上的裂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监测仪的蜂鸣声突然变调,能量波形图上狂暴的锯齿状线条,在接触的第三十七秒开始变得平缓。
“能‘看见’里面的纹路在打架。” 铁匠的额角渗出冷汗,左臂的印记亮如白昼,“像两把拧在一起的铁钳,俺爹说这种时候得找到它们的共同发力点。” 他调整呼吸的频率,定星锤的摆动与镜面上的光斑同步,那些原本相互吞噬的能量流,竟顺着他的意念分成两股,在镜面边缘组成对称的螺旋。
江浅的指尖在控制台上飞快跳跃,将 1938 将张敏的位置数据输入系统。隔离罩的另一侧缓缓滑开,小学教师捧着教案本站到青铜剑前,剑身上的血锈突然升腾起白雾,在半空凝结成 1937 年南京的街景。当她念出《楚辞》中 “带长铗之陆离兮” 的句子时,那些扭曲的影像突然静止,血锈组成的文字开始重组,显露出 “守护” 二字的篆书。
“它们在哭。” 张敏的眼镜片蒙上水汽,教案本上自动浮现出剑的前世 —— 战国时期某位铸剑师的日记,“这位匠人说,剑本是用来守护家园的,却沾染了太多无辜者的血,所以才会怨恨。” 她的指尖划过罩壁,血锈组成的文字突然泛起金光,与 1913 与铁匠在青铜镜上画出的螺旋遥相呼应。
艾伦的神经头盔在这时发出持续的警报。全息屏幕上,五怨器的能量场正在形成闭环,而连接点恰好是 1967 年新发现的守护者 —— 开罗香料摊主的女儿阿依莎。女孩的指尖缠绕着孜然粉与沙粒混合的丝线,当她靠近玉琮时,那些丝线突然自动缠绕在器身上,原本漆黑的孔洞中渗出淡金色的光。
“祖母说香料能安抚愤怒的灵魂。” 阿依莎的头巾边缘沾着时砂,玉琮内部的能量流在她的引导下,呈现出与香料燃烧相同的升腾轨迹,“这些怨器就像受潮的香料,需要有人帮它们把郁气散出去。” 她手腕轻转,丝线在玉琮上组成与 1913 连螺旋印记相同的图案,监测仪显示能量稳定度提升了 61%。
1938 年的林秀芝站在陶罐前,急救箱里的绷带正自动缠绕成防护网。当她将沾有时砂粉末的镊子靠近罐口时,那些从缝隙中渗出的黑色雾气突然退缩,在罐底凝结成无数细小的手印。“是孩子们的能量。”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这些手印与 1938 年重庆防空洞墙壁上的孩童掌印完全吻合,“它们被困在这里七十多年了,需要有人告诉它们已经安全了。”
老王的发报机在这时收到奇怪的信号。摩尔斯电码翻译成的文字,竟是五怨器的锻造年代与材质构成,其中关于青铜鼎的记载,提到了 “以北斗七星为范,熔三河之砂” 的工艺 —— 这与《伏尼契手稿》中描述的时空能量核心完全一致。“俺能让它发出安抚的信号吗?” 他转动旋钮,发报机的电流顺着导线传入鼎身,那些翻腾的黑雾突然平静下来,在鼎口组成完整的星图。
实验进行到第六小时,江浅启动了协同程序。五名守护者按照星图的位置站成五角形,当他们的能量同时注入五怨器时,隔离罩内突然爆发出白光。青铜镜的裂纹完全闭合,青铜剑的血锈褪成朱砂色,玉琮的孔洞中渗出甘露般的液体,陶罐底的手印化作金色的尘埃,青铜鼎则浮在半空,鼎身的饕餮纹张开嘴,吐出的不再是黑雾,而是 1913 年江南的杏花、1938 年重庆的山茶、1967 年开罗的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