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年高科技辅助下的守护者觉醒
1967 年夏至的纽约,电磁屏蔽实验室的冷光灯在不锈钢桌面上投下惨白的光。江浅戴着防辐射手套,指尖划过 “星尘检测仪” 的全息显示屏,蓝色的粒子流在屏幕上组成螺旋状的检测范围。仪器的核心部件使用 1938 由重庆防空洞的时砂结晶制成的,当它扫描到特定生物电场时,会发出淡紫色的荧光 —— 就像此刻,屏幕边缘突然跳出的脉冲信号,正来自皇后区的某个社区医院。
“锁定坐标,准备传送检测模块。” 江浅对着通讯器说,实验室的机械臂正在组装便携式检测仪,钛合金外壳上蚀刻的螺旋纹路,与 1913 和铁匠的印记完全吻合。三天前,这种仪器已经在东京樱花小学发现了山田,在伦敦地铁找到了能与铁轨共鸣的售票员,现在它的红光又指向了布鲁克林的一位急诊医生。
社区医院的走廊里,dr. 艾伦正用除颤器抢救病人。当电极片贴上患者胸口时,监护仪的波形突然扭曲成螺旋状,除颤器的电流竟顺着他的指尖倒流,在白大褂上烧出淡紫色的印记。护士递来的止血钳刚碰到他的皮肤,就自动悬浮在半空,钳口组成与检测仪相同的符号。
“这是第 17 例了。” 江浅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现在走廊尽头,手里的便携式检测仪发出持续的蜂鸣,“您的生物电场能改变电流方向,就像 1938 年的老王能修复发报机那样,只是您操控的是更复杂的能量流。” 她调出艾伦的病历,屏幕上的心电图在时沙暴期间,始终保持着与《伏尼契手稿》一致的 73 次 / 分钟。
艾伦的瞳孔在护目镜后收缩。他想起去年在西贡战场,自己徒手按住伤员的动脉时,子弹竟在半空中转弯;想起昨夜急诊室的 x 光机,自动为一个无家可归者拍出了 1945 年的弹片影像。“那些不是幻觉。” 他扯下口罩,下巴上的胡茬沾着消毒水的气味,“是这些印记在…… 预警?”
江浅的检测仪突然投射出三维星图。当艾伦的手掌穿过星图时,代表 1967 年的恒星突然亮起,与 1913 年、1938 年的星点连成直线。“更像是调频。” 她调整着仪器的灵敏度,星图中浮现出全球守护者的分布,“您的大脑能自动接收不同时空的求救信号,就像收音机调到特定频率,而这台仪器能帮您精准调频。”
在东京的电磁屏蔽舱里,山田正戴着脑机接口设备。当科研人员讲 1938 年的时砂样本放在他面前时,屏幕上的脑电波图谱突然与重庆防空洞的记录同步。男孩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东京地铁的三维模型中,青铜色的沙粒正沿着他标出的路线流动 —— 那是即将出现时空裂隙的轨迹,比传统监测仪提前了 47 分钟。
“它像玩游戏。” 山田摘下电极片,太阳穴上的压痕还泛着红,“屏幕上的能量流会变成彩色的线,跟着线走就能找到‘关卡’。” 他调出自己设计的训练程序,里面的 npC 全是 1913 年的铁匠、1938 年的张敏,他们的虚拟形象会根据现实中守护者的状态改变技能强度。
最革命性的突破出现在伦敦的粒子对撞机实验室。物理学家苏菲发现,当她的印记接触对撞机时,夸克的轨迹会呈现出螺旋结构。江浅团队据此开发的 “时空放大器”,能将守护者的感知范围扩大 100 倍 —— 艾伦在纽约能看到西贡的伤员,山田在东京能绘制开罗的裂隙地图,而里约热内卢的街头艺人,能用沙粒拼出 1913 年江南的水巷。
“这相当于给守护者装上了卫星天线。” 苏菲调试着仪器的超导线圈,液氮在容器里沸腾出白雾,“1938 年的林医生需要亲自接触伤员才能愈合伤口,现在您在纽约,就能通过量子纠缠修复伦敦的裂隙。” 她的指尖划过控制面板,屏幕上的全球防护网突然亮起,1967 年的节点与 1913、1938 年的形成完美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