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年守护者群体的出现
1938 光芒中的重庆防空洞,煤油灯的光晕在潮湿的岩壁上摇晃。江浅用红漆在洞壁上画出巨大的螺旋符号,符号边缘镶嵌着从皖南带来的时砂样本,在灯光下泛着青铜色的微光。防空洞中央的空地上,二十多个人影局促地站着,他们的袖口都别着相同的布条 —— 那是用 1913 年铁匠铺的帆布改制的,布条上的螺旋印记遇热会显形。
“林医生,麻烦您看看张老师的手。” 江浅对着人群中的白大褂喊道。林秀芝放下急救箱,指尖刚触碰到小学教师张敏的掌心,那道月牙形的印记就突然亮起,在煤油灯下投射出细碎的星点。张敏的教案本从手中滑落, pages 间夹着的粉笔灰与时砂混合,在地面组成了台儿庄的地图轮廓。
“我…… 我能看见字里的光。” 张敏的眼镜片蒙上水汽,她指着教案上 “时空裂隙” 四个字,笔画间渗出的青铜色沙粒正在缓慢移动,“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它们在往西北方向去。” 江浅的瞳孔骤然收缩 —— 昨夜的监测数据显示,台儿庄战场的时空异常点确实在向西北移动,而张敏从未接触过任何监测报告。
人群后排的兵工厂工人老王突然咳嗽起来,他下意识地按住胸口,工装裤上的油渍与沙粒混合,在衣襟处形成奇异的纹路。当江浅递过听诊器时,金属探头刚贴上他的皮肤,防空洞的岩壁就传来轻微的震颤,时砂样本组成的螺旋符号突然加速旋转。“俺一紧张就这样。” 老王的手掌在衣襟上反复擦拭,“上次机床卡壳,俺一摸它就自己转起来了,师傅说俺是‘机器通’。”
培训在每日清晨的防空警报声中开始。江浅将 1913 年铁匠的定星锤仿制品挂在洞顶,青铜色的锤身反射着灯光,在地面投下旋转的光斑。“试着跟着光斑呼吸。” 她的声音混着洞外的炮火声,“想象你们的血液里也有这样的螺旋,它们在跟着时空的节奏跳动。”
张敏的教案本在膝头自动翻开,页面上的文字开始重组,那些与 “时空” 相关的词汇周围,凝结的时砂形成了小小的旋涡。“我好像能听见声音。” 她突然按住太阳穴,眼镜滑到鼻尖上,“是孩子们的哭声,从…… 从 1941 年的长沙传来的。” 江浅立刻调出时空定位系统,屏幕上的绿色光点在长沙老城区剧烈闪烁 —— 那里即将出现新的时空裂隙。
林秀芝的急救箱在这时突然弹开,绷带自动缠绕成螺旋状,碘酒棉球悬浮在半空。当她的指尖划过伤员的伤口时,那些被时砂侵蚀的皮肤竟开始愈合,青铜色的颗粒在创面上组成保护网。“这和缝合伤口的手法一样。” 她的声音带着惊叹,镊子在指间转了个圈,“只是缝合的不是皮肉,是时空的裂缝。”
最令人惊讶的是老王。当江浅把一台故障的发报机放在他面前时,他的手掌刚贴上机身,真空管就发出了滋滋的电流声。原本混乱的摩尔斯电码突然变得清晰,打出的报文竟是 1967 连纽约地铁的紧急信号。“俺爹是修钟表的。” 老王挠着后脑勺,指缝间的油污在机身上画出螺旋纹路,“他说所有会转的东西都有脾气,顺着它的性子来就行。”
培训进行到第七天,防空洞的岩壁突然渗出青铜色的水珠。张敏的教案本上,长沙的地图开始冒烟,林秀芝急救箱里的纱布自动飞向西北方向,老王触摸的发报机发出刺耳的警报。“是同步反应。” 江浅盯着洞顶的定星锤仿制品,锤身的旋转速度已经达到每分钟 73 转 —— 与《伏尼契手稿》记载的 “时空共振频率” 完全一致,“你们的能力正在形成网络,就像 1913 年的铁匠能感知你们一样,你们也在感知远方的危机。”
那天夜里,张敏做了个清晰的梦。她站在 1941 年的长沙城头,时沙暴像潮水般涌来,却在接触城墙时突然停滞。城墙砖缝里渗出的血迹组成了螺旋符号,与她掌心的印记一模一样。“是学生们的血。” 她在晨训时声音发颤,“他们把课本撕了塞在砖缝里,说这样能挡住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