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的解毒丸 作品

第602章 古老仪式与稳定时空的可能性探讨

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正悬浮着楚巫祭坛的三维模型,张译用激光笔点向模型中央的青铜鼎,鼎身的饕餮纹在虚拟光线下流转,显露出隐藏的铭文:“岁在壬子,北斗贯昴,以人引为媒,召太初之气,镇时空之裂。”老教授的指尖抚过古籍上的朱笔批注,那行“镇魂仪轨需三灵犀者共舞”的字迹边缘,还留着楚巫用指尖血画的微小星芒。

江浅将1913年慈善堂的镇砂符拓片投射在模型旁,符纸上的北斗图案与祭坛石板的刻痕完美重合。“玛格丽特修女祈祷时的手势,与楚巫仪式记载的‘引星式’完全一致。”她调出修女环抱奇石的影像,修女双手拇指相扣的角度恰好是37度,与《楚巫仪轨考》中“阴阳相济”的手势角度分毫不差,“只是她用的是纽扣代替五怨器,用十字架项链代替陨铁——但核心的能量引导逻辑没有变。”

林野突然扛着声波检测仪冲进实验室,设备屏幕上跳动的波形正与张译念诵的“补天咒”产生共振。“这咒语的声波频率太神奇了!”他把检测仪往祭坛模型前一放,金属支架撞在虚拟石板上发出空灵的回响,“17赫兹的次声波能让时砂的结晶结构稳定47%,而您念到‘天地归位’时的音调突变,刚好能触发陨石的磁场增强!”屏幕上的时砂样本在声波作用下,赤黄色的颗粒渐渐凝聚成规则的六面体,边缘泛着淡淡的银光。

小周的防水板上,不同时空的仪式流程正被拆解成步骤卡片。1938年赵卫国排长用刺刀在沙地上画的防御阵,与楚巫“地脉阵”的七个节点位置完全对应;1967年老周点燃的艾草堆,燃烧温度稳定在52摄氏度,恰好是楚巫记载的“引气点”最佳温度。“所有仪式都有三个核心步骤。”她用红绳将三张卡片串起,在防水板上组成三角形,“先以器物为基,再以声音为引,最后以精神为媒——就像给时空打补丁,既要有补丁材料,也要有缝合的针线,最后还得有人按住补丁不让它脱落。”

张译从古籍中抽出一卷丝绸残片,上面用金线绣着“七步踏罡”的步法图。老教授踩着虚拟祭坛的石板,每一步落下都与图中的星位对应,黑袍下摆扫过模型时,全息投影里的时砂突然剧烈震颤。“第一步踏‘天枢’需屏息,第二步踩‘天璇’要呼气——呼吸节奏错了就会扰乱能量流。”他在第三步“天玑”位停住脚步,鞋底与石板刻痕的摩擦声让实验室的陨石切片微微发烫,“1938年赵排长在防空洞跺脚的频率,恰好符合‘踏罡步’的时间间隔,只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仪式的一部分。”

江浅的目光落在1967年戈壁的篝火影像上,老周往火堆里撒的草药粉末正在燃烧,烟雾形成的螺旋与楚巫“通天柱”的记载完全吻合。“这些沙蒿与麻黄的混合比例,和楚巫祭坛出土的药渣成分一致。”她用镊子夹起一点模拟药粉凑近鼻尖,辛辣的气味中带着淡淡的树脂香,“燃烧产生的烟雾含有苯丙素类化合物,能在空气中形成暂时的能量屏障——这就是为什么时砂在烟雾范围内会静止。”

林野突然发现声波检测仪的异常,当小周用三种语言念诵不同时空的祈祷词时,时砂的稳定效率竟比单一咒语高63%。“多语言共振!”他兴奋地在屏幕上划出波形叠加图,汉语的“天地玄黄”、英语的“godbless”、蒙古语的“长生天”在23赫兹处形成能量峰值,“就像合唱团比独唱更有力量,不同文明的精神力量叠加,能形成更强大的时空稳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