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基本敲定
陈工眼睛一亮:“张局长,学校能教哪些软件?比如特效制作会不会教 3d max?后期剪辑教不教 preiere?这些都是现在行业里常用的软件。”
“教!我们专门请了沪市电影学院的老师来编教材,3d max、preiere 这些都会教,而且学校会建实训基地,用的设备和你们基地的一样,学生毕业就能直接上手,不用再培训。”
张局长回答,语气里带着自信,“我们还会帮你们申请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最高能申请 5000 万港元,用于采购设备,这笔钱不用还,只要项目能按时投产就行。”
下午两点半,张局长带着三人去昆山地块。
地块比松江的大很多,同样用铁丝网围着,门口的木牌写着 “昆山开发区文化产业用地”,旁边还立着一块公示牌,上面贴着地块的规划图和产权信息,公示期从 2006 年 1 月 1 日到 2 月 28 日,还有两天就结束了。
打开铁丝网门走进地块,脚下的土壤是深褐色的黏土,踩上去比沙质土硬实很多。
陈工拿出地质锤,在地上敲了敲,然后挖了一小块土:“老大,这是黏土,承重很好,建特效实验室地基打 2 米深就够了,比松江省 1 米,每平米地基成本能从 300 港元降到 200 港元,一个 2000 平米的特效实验室就能省 20 万港元。”
他还用卷尺量了土壤厚度,大概有 1.5 米,
张局长指着地块西边:“那边三公里就是昆山物流园,里面有海关监管仓,你们从海外进口设备,比如好莱坞的特效器材,不用去沪市海关,直接在昆山就能清关,清关时间比沪市快一半,而且物流园有专门的大件运输车队,能帮你们把设备直接运到基地。”
他还拿出手机,给王莽看物流园的照片 —— 照片里有高大的仓库,上面写着 “昆山物流园海关监管仓”,还有几辆红色的大货车,车身上印着 “大件运输专用”。
陈工拿出集装箱影棚的设计图,递给张局长:“张局长,我们计划用海运集装箱改装影棚,这种影棚建设周期短,成本低,您看地块的平整度能不能满足建设要求?有没有需要特别处理的地方?”
张局长接过设计图,仔细看了看:“没问题!地块很平整,海拔差不超过 1 米,不用做太多土方工程,直接就能打地基。而且昆山有很多做集装箱改装的厂家,技术很成熟,我认识一家叫‘昆山集装箱改装厂’的,他们给沪市的电视台做过演播棚,质量没问题,价格也优惠,每平米改装费只要 800 港元,比传统棚便宜 400 港元。”
王莽算了一笔账:“一个 1000 平米的集装箱影棚,成本就是 80 万港元,8 个就是 640 万港元;如果建传统钢筋混凝土棚,每个 120 万港元,8 个就是 960 万港元,能省 320 万港元,而且建设周期短,集装箱棚 6 个月就能完工,传统棚要 9 个月,能提前 3 个月投入使用。”
天养礼补充:“提前 3 个月投产,按每个影棚每月承接 2 个剧组,每个剧组收费 50 万港元算,3 个月就能多赚 2400 万港元,这笔账很划算。” 张局长听了更兴奋了:“王总,昆山绝对是您的最佳选择!土地出让价我们也给最优惠,每亩 15 万港元,1200 亩总共 1.8 亿港元,付款方式可以分三期:第一期付 30%(5400 万港元),拿到土地使用权证后支付;第二期付 30%(5400 万港元),项目开工后支付;第三期付 40%(7200 万港元),项目投产满一年后支付,没有利息,这样能减轻你们的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