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故事的小唐人 作品

第299章 赖彬?蒸赖的儿子?

凌善的笑容僵在脸上,比哭还难看: “呃…这个…回大人,除了吴大人,我们其实…就俩正经的公养位……”

 “是这么回事儿!”

 一个圆滚滚、胖得像个发面馒头似的汉子,抱着拳,笑得眼睛都眯成缝了,凑上前来,

 “启禀千户大人,咱们这驻点啊,拢共就三个公养位。”

 “我们剩下这五个,那是打心眼里敬仰玄镜司的赫赫威名!”

 “我们一心就想着保护乡里乡亲、保这一方水土太平!”

 “这才心甘情愿,不要工钱,白干活儿,跑来效力!”

 李正峰目光扫过他们几个油光水滑的脸蛋子、那能把号衣撑得紧绷绷的肥硕身板,心里跟明镜似的,面上却不动声色,点点头夸道:

 “挺好,你们这志向不错,这份儿报效的心意,本官知道了,祝你们早日心想事成。”

 林胡瞅着他们那身能把普通号衣服,穿成紧身衣的膘肥体壮,眼神若有所思,嘴角撇了撇。

 李正峰没再追问,把一直跟在后面默不作声的少年推到前面:

 “这孩子,你们认识不?”

 那胖汉子眯缝着小眼睛,凑近了仔细瞅少年那张沾了泥灰的脸,瞅了半天,才试探着问:

 “这…看着有点像老赖家那个读书的小子?村里都叫他小赖秀才,小的这猪脑子,一时半会儿想不起他叫啥名儿了。”

 凌善想了想,接话道:“叫赖彬?表字是啥确实记不清了。”

 “他不是前些日子丢了么?原来跟着几位大人回来了?”

 李正峰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待会儿再细说。先带我们去他家瞅瞅。”

 凌善赶紧应道:“是是是!小赖秀才家就在村里头,几位大人请跟小的来。”

 一行人掉头往回走,走到村里那棵出了名的大山花树边上,拐进一条小窄巷子。

 凌善指着巷子口一座看着还算齐整的砖瓦小院:

 “就这家。他爹叫赖正高,外号‘蒸糕赖’,靠蒸蒸糕、烙大饼这些面食手艺混口饭吃。”

 李正峰点点头。巷子里确实飘着一股子勾人馋虫的蒸糕香味儿。

 林胡这没出息的家伙,已经忍不住使劲抽着鼻子,喉咙直动,哈喇子眼看就要滴下来了。

 可李正峰的心思,压根儿就没在那香喷喷的味道上。

 他脑子里正转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既然赖彬的家就在这儿,刚才土地庙前碰见的那些街坊邻居,没道理不认识他啊。

 赖彬是被那坏心眼的乞丐拐跑的,按凌善的说法,是“丢了”!

 那他家里爹娘,还有这些街坊邻居,总该找过吧?

 为啥刚才那些人看见赖彬,不是又惊又喜地扑上来,反而是有的像见了鬼似的躲进巷子。

 有的就远远地围着看,指指点点,那脸色,分明写满了惊吓和…不敢相信?

 凌善走到门口扯着嗓子喊:“蒸糕赖!快出来瞅瞅,你家来贵客了!”

 天擦黑了,四周邻居的窗户缝里,探出好些个看热闹的脑袋瓜。

 李正峰朝林胡使了个眼色:“上。”

 林胡刚靠近门边,一条大黄狗“嗷呜”一声就窜了出来,龇牙咧嘴!

 凌善“唰”地抽出腰刀,眼珠子一瞪,那黄狗吓得“呜咽”一声,尾巴夹到腚沟里,缩回去了。

 一对中年男女慌里慌张跑出来,婆娘赶紧呵斥黄狗,汉子搓着手赔笑:

 “对不住对不住,官老爷!今儿个忘了拴这畜生了!您几位贵人踏贱地,是……想来点蒸糕尝尝?”

 凌善摆摆手:“不馋你那口糕。瞪大眼瞧瞧,这谁来了?”

 说着把呆愣愣的少年往前一推。

 夫妻俩眯着眼看清来人,先是一哆嗦,紧接着嚎啕大哭,扑上来死死抱住少年,那劲儿头,恨不得把人勒进骨头缝里:

 “我的小赖啊!我的儿啊!你可算……可算爬回来了!”

 “这些天你死哪儿去了?爹娘的心都叫你掏空了啊!” 汉子声音嘶哑。

 “小赖!我的心肝肉啊……娘还以为你叫野狗叼了去,再也见不着了……”

 婆娘哭得鼻涕眼泪糊了一脸,作势就要往地上跪,

 “是青天大老爷显灵把你寻回来的吗?”

 “大人!您就是活菩萨转世啊!草民给您磕响头了!”

 这头磕得实实在在,梆梆响。

 李正峰赶紧把人扶起来,问起赖彬的事。

 两口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只说儿子丢了十来天,他们以为孩子没了,心也死了,没想到官爷把人送回来了。

 婆娘哭得直抽抽:“我们寻遍了犄角旮旯,腿都跑细了,可连根毛都没摸着啊!”

 “倒是有风言风语,说铜鼓镇那边有个傻小子像他,正琢磨着这两天豁出命去寻一趟,没成想大人您就把人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