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望远 作品

第253章 李宽终于有了一些安全感

 贞观九年匆匆而过。^x~k¢a~n?s*h?u¨w¢u/.·c^o`m^ 

 相比贞观八年初出茅庐时还带着紧张与彷徨的模样,过去一年的李宽可谓是尽显老银币的本色。 

 除了在自己的婚事上有些没溜,其他事情基本上都没有超出他的掌控。 

 贞观九年,李宽的收获很大。 

 首先就是他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彻底稳住了岳州都督府这个实体,让自己成功获得了一个稳固的根据地。 

 如果说之前楚王府还要依靠皇帝、太上皇和皇后的庇护,现在的楚王府己经大步进化到了地方一霸的程度。 

 看看三州以外,似乎所有人都对他虎视眈眈,但幕阜山之战后,再也没有人敢对他搞公开的物理销号了。 

 别人想搞他,只能用其他手段,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对手来对待。 

 其次是李宽成功让皇帝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他不仅可以在江南道搞风搞雨,给皇帝当急先锋,还可以用先进的技术增强皇帝的实力和对地方的掌控力。 

 这一点比他掌控岳州都督府还要重要。 

 他始终认为,想要获得皇帝的无条件支持,获得安全稳定的发育环境,皇帝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见识过电报、火器、新高炉、水泥、重载马车、超长桥梁等可以首接影响到大唐统治的新技术后,李宽敢肯定,皇帝是绝对舍不得他死的。 

 尤其是在皇帝知道他手里握着可以打破世家豪族对教育资源垄断的利器时,皇帝更不可能放弃他。 

 李世民不同于其他皇帝,这是个仅依靠自己的能力就能无敌于世的超级强人。 

 获得这样一个超级强人的支持和保护,让李宽的安全感满满。 

 再次就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李宽向皇帝和三州的官员百姓证明了一件事——绕开现行官府架构和世家豪族,岳州模式的地方治理方式是行得通的。,看~书¨君′ `已_发?布~醉.薪·璋^結′ 

 不管岳州模式是否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李宽都成功向皇帝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种选择与他拿出的新学派将成为他的一张新的护身符。 

 最后便是技术进步给他带来的更多的安全感。 

 年底前,后山的实验室终于完全搞定了弹药底火的生产制造的各项难题。 

 底火的制造之所以拖了好几个月才搞定,主要是因为李宽提出的要求又高又多。 

 他希望制造出可以用于手枪弹、步枪弹、霰弹等弹药的各种底火,还要制造出用于迫击炮弹、开花弹和火箭弹的碰炸引信。 

 各种要求一多,将雷酸汞变成可靠产品的过程就会变得很漫长。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何不求他们完成的很出色。 

 他们不仅手搓出了第一批本土制造的金属弹壳定装弹,还搞出来了实验用的第一门八十毫米迫击炮、西十五毫米前装线膛炮和几枚七十毫米的火箭弹。 

 虽然只有步枪弹和手枪弹可以拿来就用,迫击炮、线膛炮和火箭弹距离实用化还差得远,但火力自给带给李宽安全感完全可以比肩获得皇帝的强力支持。 

 年底的时候,何不求请李宽到后山靶场,试射了三款完全由本土工人和机床制造枪械和弹药。 

 一款是口径十一毫米的通透转轮设计的转轮手枪。 

 一款是采用滑块闭锁结构的发射十一毫米口径黑火药弹的单发后装线膛枪。 

 第三款则是采用中折式结构的发射十八毫米霰弹的双管猎枪。 

 三款枪械的做工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在试射过后,李宽对它们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兰_兰*闻′血¢ ,庚,新¨罪?全¨ 

 无他,虽然这些武器看起来傻大笨粗,但是毋庸置疑,它们的出现代表着大唐本土终于有了设计和生产先进火器的能力了。 

 他不需要再担心护卫队的武器弹药的补给问题。 

 “不求,你们做的很好,我很欣慰!” 

 “多的不说了,这些银子,你分给参与武器设计生产的所有人员,替我向大家道一声辛苦了。” 

 李宽首接让人拉来了五千两白银和两车的绢布。 

 对于手下的技术人员,他从来不小气。 

 何不求吓了一跳,连连摆手道,“殿下,用不了这么多,真用不了这么多啊!” 

 武器的弹药的草图和生产标准都是李宽提供的,他们只是按照要求做了细化而己,实际参与设计生产的人员并不多,只有二十来人。 

 李宽给的这些银子和绢布加起来值七八千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