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大纲68
非洲农户代表走进小院时,老槐树正飘着细碎的槐花瓣,落在他们沾满泥土的帆布鞋上。领头的老马手里捧着个木盒,黝黑的脸上满是局促又激动的神情:“谢教授,我们没啥贵重东西,这是村里孩子们用槐花粉做的画,还有我家孙女编的槐花绳,您一定要收下。”
谢念槐接过木盒,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槐花香扑面而来。里面的画纸上,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出大片“长情槐”,树下站着黄皮肤、黑皮肤的孩子,手牵着手,头顶的太阳被涂成了槐花的白色。最底下压着根红绳,上面串着三颗用槐木削成的小珠子,珠子上刻着小小的“情”字。“太珍贵了,”谢念槐的声音有些发颤,“我要把它放进《小院春秋》里,永远保存。”
老马跟着谢念槐参观智能温室时,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机械臂精准采摘槐花,传感器实时显示土壤湿度,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透明的温室膜:“谢教授,这就是您说的‘科技种槐’吧?要是我们村里也有这东西,就能少遭点灾了。”谢昭蘅坐在旁边的石凳上,听着这话,笑着说:“老马,别急。念槐已经在准备给你们村捐一套智能设备了,过阵子就让技术员过去安装。”老马愣了愣,突然对着谢家人深深鞠了一躬,眼眶通红:“谢谢,谢谢你们,这是救了我们全村人的命啊!”
当天的晚饭,谢长琴特意做了非洲风味的槐花饭——用谢念槐带回来的非洲小米,混合着新鲜槐花蒸制,上面还撒了点当地的香料。饭桌上,老马讲起村里的变化:“自从种了‘长情槐’,村里的妇女不用再背井离乡去城里打工,孩子们也能在槐树下读书了。上次暴雨,邻村的庄稼全淹了,就我们村的槐花没事,这都是托了‘长情槐’的福。”谢昀庭听得认真,忽然拿出“万物语”翻译器,递到老马面前:“马大哥,你看这个,以后你们要是发现槐花有异常,用它就能‘问’树,知道是缺水还是缺肥。”老马捧着翻译器,像捧着稀世珍宝,反复摩挲着屏幕。
夜里,谢思槐拉着老马在院里散步,指着空中盘旋的飞行书包说:“马大哥,我这书包能装五十斤东西,以后你们村的槐花要是运不出去,我就设计一款大的‘槐花运输书包’,直接把槐花送到镇上的收购点。”老马抬头看着发光的书包,眼里满是向往:“要是真能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推车运货了。”谢思槐拍了拍他的肩膀:“您放心,最多半年,我肯定把样品做出来。”
非洲农户代表在小院住了三天,临走那天,谢家人和乡亲们都来送行。谢今禧特意从航天局寄回了“槐花号”模块的模型,送给老马:“这上面有我们家槐树的图案,就当是咱们友谊的见证。”老马把模型抱在怀里,像抱着易碎的珍宝,嘴里不停念叨:“我要把它放在村里的小学,让孩子们知道,远方有群好心人,在帮着咱们过好日子。”汽车开动时,老马从车窗探出头,挥着手里的槐花绳大喊:“明年槐花开时,我们还来!”风吹着他的声音,混着槐花香,飘了很远很远。
送走老马后,谢思槐立刻投入到“槐花运输书包”的研发中。他把工作室搬到了院里的槐树下,图纸铺了满满一地。谢今禧休假回家时,看到弟弟熬得通红的眼睛,心疼地递过一杯槐花蜜水:“别太急,我帮你看看设计图。”两人对着图纸讨论到深夜,谢今禧提出在书包底部加个恒温层:“这样运输槐花时,能保持新鲜,就算走再远的路,也不用担心槐花变质。”谢思槐拍着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小姑,你真是我的救星!”
与此同时,谢昀庭带着小狼去了趟可可西里。上次救助的雪豹幼崽已经长成了半大的雪豹,看到他们,立刻从岩石上跳下来,蹭着谢昀庭的腿。巡护员笑着说:“自从你们走后,这几只雪豹就经常在附近徘徊,像是在等你们回来。”谢昀庭打开“万物语”翻译器,屏幕上跳出一行字:“我们想跟小狼一起玩,还想闻闻槐花的味道。”谢昀庭从包里拿出晒干的槐花瓣,撒在地上,雪豹们立刻围过来,小心翼翼地嗅着,眼里满是好奇。小狼则在旁边跑前跑后,和雪豹们玩得不亦乐乎。
谢念槐则忙着给非洲村庄培训技术员。她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教程,用简单的语言讲解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视频连线时,看到非洲技术员成功操作传感器,她忍不住拍手欢呼:“对!就是这样,以后发现数据异常,记得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视频那头,技术员举着刚采摘的槐花,笑着说:“谢教授,您看,这是我们用智能设备种出来的槐花,比去年的更饱满!”谢念槐看着屏幕里的槐花,心里满是欣慰——这就是她一直追求的“长情”,让好的技术、好的日子,像槐花一样,开遍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这年冬天,一场不大不小的雪落在了小院。谢昭蘅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老槐树和“承安”槐,忽然说:“咱们给这两棵树做个‘冬衣’吧,别让它们冻着。”谢家人立刻行动起来,谢思槐用航天材料做了防风罩,谢念槐调配了防冻营养液,谢昀庭则每天都来给树“聊天”,用翻译器告诉它们“冬天很快就会过去,春天马上就来”。雪后的阳光洒在树上,防风罩反射出淡淡的光,像给两棵树披上了一层银色的铠甲。
春节前夕,谢今禧终于完成了空间站任务,回到了家。她刚进门,就看到院里挂着红灯笼,槐树上系着彩色的灯带,一派喜庆的景象。“小姑,你可算回来了!”谢思槐跑过来,手里拿着“槐花运输书包”的样品,“你看,我做出来了!能装一百斤东西,还能恒温保鲜!”谢今禧接过书包,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零件,笑着说:“做得真好,比我当年的设计还棒。”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槐树下吃年夜饭。餐桌上,有谢念槐从非洲带回来的小米,有谢昀庭从可可西里带回来的风干肉,有谢思槐用新研发的书包运回来的新鲜蔬菜,还有谢今禧从太空站带回来的脱水槐花。谢昭蘅举起酒杯,看着眼前的孩子们,眼里满是幸福:“今年,咱们家又多了很多故事——有非洲的槐花情,有可可西里的雪豹情,还有太空的槐树情。这些情,都是咱们的‘长情’,要一代代传下去。”
饭后,谢家人一起在槐树下放烟花。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老槐树和“承安”槐的身影,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谢念槐拿出相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准备贴在《小院春秋》的最新一页。谢昀庭打开“万物语”翻译器,屏幕上跳出一行字:“老槐和承安说,烟花真好看,明年还要一起看。”大家都笑了,笑声在小院里回荡,混着槐花香,格外温暖。
转年春天,槐花开得格外旺盛。谢思槐的“槐花运输书包”在非洲村庄投入使用,老马特意发来视频,视频里,村民们用书包运送槐花,脸上满是笑容。谢昀庭则在可可西里建立了“槐花观测点”,定期用“万物语”翻译器监测雪豹和其他动物的情况,还在观测点周围种了几棵“长情槐”,希望能给动物们提供一个新的栖息地。
谢今禧的“槐花号”模块在空间站发挥了更大作用,她带着团队研发的槐木纤维隔热材料,被应用到了更多航天设备上。在一次国际航天会议上,她展示“槐花号”模块时,特意提到了家里的老槐树:“这棵树教会我们坚韧和传承,也让我们知道,科技不仅要走向太空,更要扎根大地,造福每一个人。”台下掌声雷动,很多外国专家都对这棵“能上太空的槐树”产生了浓厚兴趣。
谢念槐则忙着筹备“国际槐花种植交流会”,邀请了来自非洲、欧洲、亚洲的农户和专家,一起分享“长情槐”的种植技术。交流会在谢家小院举行时,老槐树下挤满了人,大家围着智能温室,听谢念槐讲解种植技巧,品尝着不同国家的槐花美食,交流着各自的故事。老马也来了,他带着村里的技术员,在交流会上分享了非洲的种植经验,还和欧洲的专家达成了合作,准备把“长情槐”种到欧洲去。
交流会结束那天,谢家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在老槐树下埋了一个新的时光胶囊。里面放着不同国家的“长情槐”种子,放着“槐花号”模块的模型,放着“万物语”翻译器,放着“槐花运输书包”的设计图,还有一张大合照——照片里,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人们站在槐树下,笑容灿烂,身后是满院的槐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