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惊涛骇浪

朝堂之上一片沉寂,几位被提及的将领名字如同石子投入深潭,并未在萧烬那里激起丝毫涟漪。

 

他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似乎没有焦点,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扶手,对所有的提议都未置可否。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静默中,于成,这位素来被视为帝党中坚的阁老,竟稳步出列,声音沉稳地打破了僵局:“陛下,老臣斗胆举荐一人——秦王殿下。”他微微躬身,言辞恳切,“秦王殿下自幼弓马娴熟,武艺超群,近年来于政务军务上亦屡有建树,朝野有目共睹。虽曾因年轻气盛犯有过失,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瑕不掩瑜。以秦王殿下之才略威望,统领京营,稳定京畿,老臣以为,足可胜任。”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尤其是苏相一党,几乎疑心自己听错了!

 

谁人不知于成是陛下心腹,向来与秦王并无深交,更深知陛下对秦王一直心存忌惮!他怎会突然出面力荐秦王?

 

这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

 

御座之上的萧烬,闻言竟缓缓抬起头,努力眯着眼,仿佛想要看清于成的方向。他抬手揉了揉额角,神色间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疲惫与力不从心,沉吟片刻,竟缓缓点头:

 

“于爱卿……所言甚是。”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清晰地传遍大殿,“五弟……秦王萧衍,确是文武兼备,多年来亦是朕的臂助。京营十万大军,关系重大,交由秦王统领……朕,放心。”

 

这下,不仅是苏相一党,就连许多中立大臣都彻底懵了。陛下竟真的同意了?

 

在这等敏感时刻,将如此重要的兵权交给一直被视为潜在威胁的秦王?!

 

萧衍本人更是心中巨震,一瞬间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惊疑不定,极力揣测着皇兄这突如其来的“信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或陷阱。

 

不等他细细思量,萧烬的目光,努力做出的“凝视”动作,已转向他,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托付的重量:“五弟,京营重担,关乎社稷安危,你……可敢接下?”

 

萧衍心头一凛,机会稍纵即逝,无论皇兄意图为何,兵权必须先握在手中!

 

他立刻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臣弟敢!蒙皇兄信重,委以如此重任,臣弟必竭尽全力,整饬京营,严守京畿,为皇兄分忧,保大邺江山永固!万死不辞!”

 

“好……如此,朕便放心了……”萧烬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吁出一口气,声音里透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他扶着龙椅的扶手,有些艰难地站起身,“今日……便到此为止吧。

 

朕近日龙体违和,精神不济,即日起罢朝五日,静心休养。若非十万火急之事,任何人不得前往延英殿扰朕清静!”

 接下来的五日,皇帝萧烬果真未曾露面。所有旨意皆由内侍传达,而他本人,则连续宿于新晋蕴嫔的摘星楼中。

 

……

 

慈宁宫内,沉香袅袅。

 

苏相苏渊屏退所有宫人,与周太后单独相对。此刻,他不再是朝堂上那位谨言慎行的宰相,周太后也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国母。

 

周太后慵懒地依偎在苏渊怀中,指尖无意识地绕着他的衣带,语气带着几分快意与不确定:“渊哥,你说……皇帝他是真瞎了吗?昨日哀家叫那个蕴嫔来问话,那小蹄子战战兢兢地说,陛下在摘星楼内,似乎真的看不清东西,举动常需人搀扶指引。而且一到夜里便酗酒无度,时常狂躁不安,呼喊打杀……看来,他那从冷宫带出来的疯病,恐怕是真的又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