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上官戒慈
想关起门来自己闷头发家,根本不现实。
他打的主意是:让老美先在缅北建厂,让他们早期捞到好处,自己也能借机启动工业化。
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结果。
等王振回到腾冲时,指挥部外一群人早就等着了。
“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
王元河第一个迎上来,问:“弟妹和我那大侄女呢?”
“这才几天啊!”王振翻了个白眼,“等她出了月子,自然会带着孩子过来。到时候少不了你见!”
“那敢情好!”王元河咧嘴一笑,“我都准备好了礼物,保管她们喜欢!”
王振摆摆手,问:“你们今天堵我门口,不会就为了问这个吧?”
“那当然不是!”王元河笑着说,“具体事让忠义跟你讲,这阵子都是他在操办。”
“行,回去再说。”王振点头。
会议室里,许忠义还是那副笑模样,不过以前那种低头哈腰的劲儿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沉稳的气扬。
“说吧。”王振坐下。
“这段时间,”许忠义开口,“咱们在滇西那边开始收拢流民了。不过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动作,前前后后加起来,拢共不到五万人。”
他怕王振不高兴,赶紧补充:“不过军座,好消息是路线已经铺好了。往后人流会越来越多,愿意迁移的老百姓也会逐步增加。”
王振点点头。
说实话,五万听起来不少,但在他眼里,真的不够看。
从他下令到现在,快两个月了,才凑这么点人。
按这速度,一年顶多三十万。
可他最多只有三年时间。
三百万?
远远不够。
缅甸那么大一块地,没个五百万人打底,根本撑不起发展,更别说站稳脚跟了。
“加快进度。”王振沉声道,“人口,最少得五百万以上,咱们才敢动整个缅甸的念头!”
会议室里都是自己人,他说话也不绕弯子。
“是!”许忠义应下。
顿了顿,他又说:“军座,收流民的时候,我碰上一个人,我觉得挺有用,就留下来了,现在在军部做事。要不要见见?”
“谁?”
王振有点疑惑。
“一个女人!”许忠义说,“还是个南洋来的华人。”
“现在整个东南亚都被鬼子祸害得不成样子,不少南洋华侨也遭了殃,被迫四处逃难,流离失所——”
“我懂你的意思。”王振点点头,“这思路不错。南洋华侨人不少,要是能有个靠山,肯定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而且,拉拢这些人,动静还能小,不容易被人盯上。”
“没错!”许忠义应道,“我留下的那个女的,在华侨圈里很有名。她爹和丈夫都是大名鼎鼎的读书人,虽然人都没了,可她还活着,影响力还在。”
“哎,军座,那小寡妇长得还挺水灵的——”
王振:“……说重点!”
“重点不都说完了嘛!”许忠义笑,“眼前就这么个情况。那女的我已经安排在军部了,就等您出面,劝她出山,帮咱们把南洋华侨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