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财来我们都发财 作品

第215章 第一个目标是他!

“你要见王小虎?”李兴华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死结,眼神锐利得像是要穿透对面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想从完颜·莲心的眼睛里,哪怕是寻找到一丝一毫的破绽。

这个要求,实在太反常了。

王小虎,一个九岁的孩子。

是,这孩子机敏聪慧,甚至可以说是妖孽,屡次立下奇功。可是在完颜·莲心这种潜伏了几十年,心肠比冰还冷、比石头还硬的老牌特务眼里,又能算得了什么?充其量,不过是个有点意思的小角色罢了。

她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点名道姓地要见他?

难道是自己的某个环节出了纰漏,让她发现了什么?

还是说,这老妖婆又在盘算什么阴险的诡计?想拿一个孩子当挡箭牌,或者借此机会脱身?

“你见他,想做什么?”李兴华的声音里,每一个字都透着高度的警惕。

完颜·莲心看着李兴华那副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而沙哑的冷笑,笑声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回荡,听着格外刺耳。

“怎么?李主任这是怕了?怕我一个手无寸铁、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老太婆,还能吃了你们那个宝贝疙瘩不成?”她慢悠悠地开口,眼神里带着一丝猫捉老鼠般的玩味,“我啊,就是觉得这孩子有趣。很久没见过这么有趣的孩子了,想在临死之前,再跟他聊聊天,不行吗?”

聊天?

李兴华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这种老狐狸,从嘴里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包裹着能要人命的剧毒。

“他的身份是保密的,你怎么可能知道,农场投毒的计划是他揭穿的?”李兴华死死盯着她,试图用言语诈出点东西。

“是吗?”完颜·莲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充满了嘲讽,“看来,你们军管会的保密工作,或许并没有你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密不透风。一只苍蝇飞进了屋子,总会留下点痕迹的,不是吗?”

这句话,像一根冰冷的钢针,狠狠扎进了李兴华的心里。

他心头猛地一沉。

她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军管会内部,除了那个代号“老黄历”的内鬼之外,还有她的其他眼线?

又或者说,“老黄历”的级别,已经高到了能随意接触到这种程度的机密?!

这个可怕的想法,让他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黏腻的冷汗。

“我凭什么相信你的鬼话?”李兴华压抑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沉声问道。

“你别无选择。”完颜·莲心收起了脸上所有的笑容,眼神变得像寒冬的湖面一样冰冷,“李主任,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要么,让我见他一面,安安全全地见一面。然后,我痛痛快快地告诉你们‘老黄历’是谁。要么,你们就自己慢慢去猜,去查。”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不过我可得提醒你们,‘老黄历’的耐心,可不怎么好。他就像一只藏在你们米仓里的老鼠,一旦他觉得有危险,他会做出什么事来……是点火烧了你们的粮仓,还是在你们的井里下毒……啧啧,那可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赤裸裸的威胁。

她用一个潜伏在所有人身边的巨大炸弹,来要挟李兴华,要挟整个四九城的安危。

李兴华放在桌子下面的拳头,死死地攥紧,指甲深深地嵌进了掌心的肉里,传来一阵阵刺痛。

他知道,自己赌不起。

绝对不能拿整个四九城,拿无数人民的生命安全去赌!

“……好。”

这个字,几乎是从他的牙缝里一个一个挤出来的。

“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但是,时间、地点都由我定!而且,必须在我的全程监控之下,你和他之间,要保持五米以上的距离!”

“成交。”完颜·莲心露出了胜利者才有的,满意的笑容。

……

西山农场,建设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

王小虎亲手设计的温室大棚,正以一种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速度,从平地上拔地而起。

孙木匠带着手下的几个老木匠,像是着了魔一样,完全沉浸在了这项堪称“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之中。

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精巧、这么科学的图纸。

图纸上的每一个结构,每一个尺寸,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严丝合缝,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不稳。

他们按照图纸上的指示,用最传统的榫卯结构,将一根根处理好的木料和坚韧的灵竹拼接起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劳动带来的韵律感。

工地上,只听得到锯子“唰唰”的拉动声,锤子“咚咚”的敲击声,还有工人们因为兴奋而发出的,嘹亮的号子声。

王小牛,俨然成了孙木匠最得力,也是最让他震惊的小帮手。

他现在对自身那股恐怖力量的控制,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精妙的程度。一根需要两个壮劳力咬着牙才能抬起来的巨大横梁,他一个人就能轻轻松松地扛在肩膀上,而且还能稳稳当当地按照孙木匠的要求,分毫不差地安放到指定的卯口位置。

“小牛!再往左边来一分!就一根头发丝的距离!”孙木匠扯着嗓子喊。

“好嘞,孙大爷!”王小牛憨憨地应了一声,肩膀微微一动。

“哎!对对对,就是这儿!落!”

“咚!”

一声闷响,巨大的横梁稳稳地嵌入了立柱的卯口之中,严丝合缝,连张纸都塞不进去。

“漂亮!”孙木匠看着眼前这完美的拼接,激动地一拍大腿,忍不住拍着王小牛厚实的肩膀,大声叫好,“我的老天爷!小牛啊,你这力气,这准头,天生就是干咱们木匠这行的料!以后别跟着你哥种地了,干脆拜我为师,跟我学手艺吧,保管让你一辈子吃穿不愁!”

王小牛只是憨憨地笑了笑,使劲摇了摇头:“俺得听俺哥的。”

王小花也没闲着。

她带着几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工人子弟,自发组建了一支“后勤小队”。

她们提着大大小小的水壶,像一群快乐的小蜜蜂,穿梭在工地上,给那些挥汗如雨的工人们送去清凉甘甜的灵泉水。

“叔叔,您辛苦啦,喝口水!”

“大爷,您歇会儿吧,看您满头大汗的!”

软糯糯的童音,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工人们燥热的心田。

“哎哟,还是咱们小花懂事!”一个老工人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末了畅快地哈出一口气,“嘿!这水……真他娘的甜!喝下去,感觉浑身上下的乏劲儿都没了!腰也不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