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财来我们都发财 作品

第152章 易中海进轧钢厂的履历表!

张磊接过那个泛黄的牛皮纸档案袋,入手沉甸甸的,承载着一个人十几年的岁月痕迹。他没有像马振华预想的那样立刻打开,而是用粗糙但稳定的手指,在袋口那根打了结的棉线封条上,轻轻地摩挲了一下。

封条的折痕很新,上面几乎没有积多少灰尘。这说明,这个档案袋在不久前,刚刚被人打开过。

张磊心里顿时有了数。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不动声色地在马科长搬来的椅子上坐下,解开系绳,将里面的文件一股脑地倒在了那张落了层薄灰的办公桌上。

“哗啦——”

一堆纸张散开,带着一股陈旧纸张和墨水混合的味道。

档案确实很厚,远比他在户籍科看到的那薄薄几页纸要详实得多。里面有易中海进厂十几年来,历年的工作表现评估、技术评级记录、参加各种学习会议时写的思想汇报,甚至还有好几封群众写的表扬信,字里行间全是溢美之词。

张磊的目光,像鹰一样,锐利而冷静,一页页地扫过。

所有的材料,都和马科长刚才那番天花乱坠的吹捧一模一样,清一色全是正面的、积极的、堪称完美的评价。

“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思想积极进步,主动向组织靠拢,深刻学习领袖思想。”

“团结同志,乐于助人,是同志们的好榜样,是厂里的老黄牛。”

……

太完美了。

完美得就像一个精心制作出来供人参观的假人,没有一丝人味儿。

张磊心里冷笑。他从事保卫工作这么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审阅过堆积如山的档案。他深知一个道理:人,不可能是完美的。一个人,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怎么可能没有犯过一次错?没有过一次思想波动?没有跟人红过一次脸?

这不符合人性,更不符合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轨迹。

他一言不发地翻到最后,桌上散落的纸张里,本该有两份最重要、也是最原始的文件——一份是当年进厂时,由本人亲手填写的个人履历表;另一份,则是决定他命运的,那封进入红星轧钢厂的介绍信。

履历表在。

张磊把它拿了起来,凑到眼前仔细看。籍贯那一栏,用工整的楷书,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地写着三个字——“德平县”。后面还有三个小字,“易家庄”。

这与他在户籍科查到的档案,完全一致。

难道真的是自己多心了?这个易中海,真的只是一个有些虚荣、爱说教、但根子上没问题的普通工人?

张磊的心,微微往下沉了沉。

他把履历表放下,目光继续在桌面上搜寻。然而,他的眼神扫过每一张纸,却发现……下面是空的。

那封介绍信,不见了。

“介绍信呢?”

张磊猛地抬起头,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瞬间迸射出两道冷电,像刀子一样,直直地扎在站在一旁,正紧张地用衣角擦着手心汗水的马科长脸上。“介……介绍信?”马科长被他这一下看得心脏都漏跳了半拍,眼神慌乱地四下躲闪,嘴唇哆嗦着,结结巴巴地说道:“应……应该就在里头啊。这个……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啊,首长您知道,这档案都十几年了,咱们这铁皮柜子也不严实,保不齐……保不齐是受潮给弄坏了,或者……或者哪个环节不小心给弄丢了吧?年头太久了,这都说不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