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管理的小小实践!
自行车在五十号院门口停下。送走了李兴华,王小虎关上院门,夜色已经悄悄笼罩了整个四九城。他把熟睡的弟妹抱回床上,盖好被子,然后一个人来到院子里。
他没有急着进屋,而是就着清冷的月光,搬了张小马扎,坐在院子中央。
白天学到的那些理论在他脑海里翻腾,他需要一个实践的对象,一个最小的“试验田”,来验证这些想法。
他的目光,扫过这个他亲手建立起来的小家。
东边是厨房和饭厅,西边是卧室和书房,南边是刚刚开垦出来的小菜圃,北边是牲口棚和工具间。院子不大,但五脏俱全。
以前,他只是凭着本能和前世的零散经验来安排这一切。但现在,用“管理学”的眼光再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流程……对,是流程!”王小虎喃喃自语。
比如,每天早上起来,是先去喂鸡喂猪,还是先去菜地浇水?哪种顺序更省时省力?
工具用完后,是随手放在一边,还是应该固定放在工具间的架子上?哪种方式能避免要用的时候找不到?
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在他眼里,都变成了“管理效率”的问题。
一个几十人的大农场,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小细节组成的。如果连自己这个小家都管得一团糟,还谈什么去管一个大农场?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豁然开朗。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那个宏伟的养殖场计划,就从整理这个小院子开始!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王小虎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厨房准备早饭,而是拿了一根烧火棍,在院子里的空地上,开始写写画画。
王小牛和王小花睡眼惺忪地从屋里走出来,看到哥哥蹲在地上,专注地画着一些他们看不懂的线条和方框,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哥,你画啥呢?”王小牛揉着眼睛问。
王小虎抬起头,脸上没有了往日的轻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的认真。他指着地上的“地图”,对弟妹说:“小牛,小花,从今天起,咱们家要立点新规矩了。”
“新规矩?”两个小家伙面面相觑,有点不明白。
“对。”王小虎指着地上画的一个方框,说:“这里是厨房。以后,咱们每天的活儿,都要从这里开始。我负责做饭,小牛负责烧火,小花负责摆碗筷。吃完饭,我洗锅,小牛洗碗,小花擦桌子。都听明白了吗?”
这不跟以前一样吗?王小牛心里嘀咕,但还是乖乖地点了点头。“好。”王小虎又画了一条线,连接到另一个代表“牲口棚”的方框,“吃完饭,我们三个一起去喂牲口。小牛力气大,负责挑水和搬运草料。小花手巧心细,负责给小鸡小羊拌食。我负责检查牛和猪的状况。各干各的,不许抢活,也不许偷懒。”
接着,他又指向菜地、工具间、书房……将一天中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像串糖葫芦一样,清清楚楚地串联了起来,并且给每个人都分配了明确的、固定的任务。
这,就是他从书上学来的最基础的“流程管理”和“定岗定责”。
虽然听起来有些复杂,但王小牛和王小花都是极为聪明的孩子,在哥哥的耐心讲解下,很快就明白了大概。他们虽然不知道哥哥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讲究”,但对于哥哥的话,他们向来是无条件听从的。
“好了,规矩讲完了。现在,开始执行!”王小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小牛,烧火!”
“好嘞!”王小牛应了一声,虽然还是有点懵,但身体已经习惯性地跑向了厨房。
一场小型的“管理学实验”,就在南锣鼓巷五十号院里,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一开始,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有些混乱。
比如,王小牛习惯了吃完饭就跑去跟白狼玩,结果忘了自己还要洗碗,被哥哥严肃地批评了一顿,小家伙委屈地撅起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