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阶级成分登记!
吃完了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小院里那股子霸道的香味儿渐渐散去,融入了清冷的夜色里。兄妹三人合力将厨房收拾得利利索索,锅碗瓢盆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码回碗柜;灶台用湿布擦得锃亮,能映出人影儿;就连地上不小心掉的一点面粉,都被王小花拿着小扫帚仔仔细细地扫进了簸箕。
这种亲手创造了美味,又亲手将一切恢复井井有条的感觉,让王小虎心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这才是生活,一饭一蔬,一饮一啄,都握在自己手里。
回到温暖的正屋,煤油灯的光晕将屋子照得一片暖黄。
王小牛和王小花因为吃得太饱,一人挺着一个圆滚滚的小肚子,像两只偷吃了太多松果的小松鼠,一脸满足地瘫在崭新的木椅子上,舒服得一动都不想动。
王小虎看着他俩那憨态可掬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吃饱了就犯懒,看看你们俩,跟两只小猪崽子似的。”
他嘴上虽然打趣,手上的动作却满是温柔。他从橱柜里拿出前几天用灵泉水泡的山楂干,又舀了一小勺金灿灿的灵蜜,给弟妹一人冲了一杯酸酸甜甜的温水,端到他们面前。
“来,喝点这个,消消食,不然晚上睡觉肚子不舒服。”
“哥,我们才不是小猪。”王小花小手捧着温暖的搪瓷缸子,喝了一大口,酸甜的味道瞬间解了肉包子的油腻,舒服得她幸福地眯起了眼睛,“我们是帮哥哥干活的大孩子了,我们可厉害了。”
“对!我们还会磨面了!”王小牛也立刻挺起小胸膛,一脸的骄傲。磨盘那么重,他都能推动,这让他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小男子汉了。
王小虎笑着挨个揉了揉两个小家伙的脑袋,满眼的宠溺:“行,行,你们俩最能干。不过光会干活还不行,咱们还得认字,得读书。等过两天,哥就把院里那几根好木头给收拾出来,亲手给你们一人做一张书桌,再做一把最舒服的椅子。”
他心里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灵草空间里那些坚韧的云雾竹和纹理漂亮的松木,都是上好的材料。他要打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书房,让他们能安安稳稳地坐在窗明几净的屋子里,学习知识。他希望他们以后能有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一辈子被困在这四九城的一方小院里。
“好耶!有新书桌喽!”王小花拍着小手,眼睛亮晶晶的。
王小牛也重重地点头,他对哥哥说的一切都充满了期待。
就在王小虎一家三口,在自家五十号院里,享受着这份独有的安宁与温馨,规划着充满希望的未来时。
斜对门,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正毫无征兆地悄然降临。
……
这天下午,日头已经偏西,金色的余晖懒洋洋地洒在胡同的青砖地上,给万物都镀上了一层暖色。胡同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几声鸟叫。
突然,一阵清脆而又急促的自行车铃声,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
“叮铃铃——叮铃铃——”
一辆半旧的“飞鸽”牌二八大杠自行车,在九十五号院门口一个急刹,停了下来。
骑车的是个穿着蓝色干部服的年轻人,看着也就二十出头,脸上还带着点青涩。他一只脚撑着地,另一只脚还跨在车上,连车都没下,就清了清嗓子,扶着车把,对着院里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各家各户都听着啊!接上级通知,为了建立咱们新北平的社会档案,从明天开始,要对所有住户,进行初步的‘阶级成分’登记!每家派个主事的,明天上午九点,带上户口本,到院里来统一登记!都听清楚了啊!这是大事,谁也别迟到!”
他的嗓门很大,那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院子里来回飘荡,显得格外突兀。院子里,正在水池边洗衣服的几个大婶停下了搓动的双手,正在屋檐下纳鞋底的贾张氏也停下了手里的针线,就连在院里追逐打闹的几个半大孩子,都停下了脚步,齐刷刷地朝院门口望去。
那干事喊完,也不多做停留,似乎还有别的任务,又“叮铃铃”地蹬上车,一阵风似的去通知下一家了。
留下九十五号院的众人,在原地愣了足有半分钟,整个院子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紧接着,就像一锅烧开了的水,瞬间“嗡”的一声,彻底炸开了锅!
“阶-阶级成分?这是个啥玩意儿?”一个正在择菜的大婶满脸迷茫地问旁边的人。
“不知道啊,听着就挺厉害的,还扯上‘上级通知’了!”
“我好像听俺们家那口子提过一嘴,好像……好像就是要分你是干啥的,你爹是干啥的,你爷爷是干啥的……”
起初,大家还只是小声地、困惑地议论着。但很快,一些在厂里上班、消息比别人灵通一点的人,就开始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向周围的人传播起“内部消息”来。
一个在轧钢厂烧锅炉的工人,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凑到几个人中间,压着嗓子说:“我跟你们说,这事儿可了不得!我听我们车间主任开会的时候提过,这‘成分’可是顶顶重要的大事!要是给你划成‘工人’、‘贫农’,那你就是最光荣的!以后招工、上学、分房子,都得优先照顾你!”
这话一出,人群里立刻有几个家里是工人的,不自觉地就挺起了胸膛,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那……那要是划得不好呢?”有人怯生生地问了一句,声音都带着颤。
“不好?”那人故意卖了个关子,看着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才一拍大腿,继续说道,“那可就麻烦大了!要是划成什么‘地主’、‘富农’、‘资本家’,那你以后就是被专政的对象!是坏分子!以后见了人,都得低着头走路!”
“嘶——”
院子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话的分量太重了,像一块千斤巨石,狠狠地砸在了每个人的心口上。
刚才还嘈杂的院子,瞬间又安静了下来,但这次的安静,和刚才的茫然不同,是一种充满了紧张、猜忌和恐惧的死寂。一股无形的、冰冷的空气,迅速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每个人心里都开始飞快地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格外复杂和精彩。
前院的阎埠贵,作为院里唯一的“知识分子”,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他当时正坐在自家窗户边的书桌前备课,准备着明天要教给小学生的算术题。听到院里干事那一声高喊,他手里的钢笔“啪嗒”一声,直直地掉在了备课本上,一团蓝黑色的墨迹迅速洇开,毁了半页纸。
他心里“咯噔”一下,像是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冰水,从头凉到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