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财来我们都发财 作品

第121章 发面!做包子!

“吃肉包子喽!”王小花清脆的欢呼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南锣鼓巷五十号的小院里荡开了一圈又一圈的喜悦涟漪。

她拉着王小牛的胳膊,原地又蹦又跳,两根扎得整整齐齐的小辫子在空中甩来甩去,满脸都是对即将到来的美食最纯粹的向往。

王小牛也咧着嘴,嘿嘿地笑着,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下午推了半天石磨,虽然以他如今的体力根本不算什么,但那种重复劳作的枯燥感,在“大肉包子管够”这句承诺面前,早就被冲刷得一干二净,只剩下满满的期待。

王小虎看着弟妹俩这副小馋猫的样子,心里头被一种温热的情绪填得满满当当,比冬日里喝下一碗热汤还要熨帖。他觉得,自己穿越过来这两年多,吃过那么多苦,冒过那么多险,为的不就是眼前这一幕吗?

为了弟妹脸上这种无忧无虑、发自内心的笑容。

“走,都去洗手!”王小虎笑着揉了揉两个小家伙的脑袋,然后率先端起那一大盆雪白细腻、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面粉,大步向厨房走去,“今天,哥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肉包子!”

厨房里,灶台被王小花擦得锃亮,能映出人影。各种锅碗瓢盆,也都分门别类地挂在墙上、摆在架子上,整整齐齐,透着一股过日子的烟火气和秩序感。

王小虎将沉甸甸的面盆稳稳地放在案板上,那“咚”的一声闷响,仿佛是丰收的号角。他心念一动,从灵草空间里,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馅料。

一大块足有五六斤重、肥瘦相间纹理分明的灵玉猪后腿肉,这是空间里第一代灵玉猪的杰作,肉质紧实,蕴含着淡淡的灵气。还有一把在灵泉边上种的、刚掐下来还带着露珠的翠绿小葱,葱香浓郁,辛辣中带着一丝清甜。

“小牛,你来剁肉。”王小虎将猪肉放在一块厚实的枣木砧板上,递给了弟弟一把沉重的菜刀。

“好嘞,哥!”王小牛兴奋地应了一声,接过菜刀。他早就想试试了。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马步一扎,手腕翻飞,那把在普通人手里重逾千斤的菜刀,在他手中却轻巧得如同玩具。

“铛铛铛铛铛——!”

一连串密集如雨打芭蕉般的脆响在厨房里回荡开来。王小牛的动作极快,只见刀光不见人影,那一大块猪肉在他的刀下,迅速地由块变条,由条变丁,最后化作一滩细腻的肉糜。整个过程,不过短短一分多钟,砧板上甚至没有溅出一点肉末。

王小花在一旁看得眼睛都直了,拍着小手给哥哥叫好:“二哥好厉害!”

王小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现在已经不单纯是教弟妹修炼,更是在教他们如何将这份超凡的力量,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去。能开山裂石是本事,能用同样的力道剁出一盘好肉馅,更是本事。

“小花,你来切葱。”王小虎笑着递给妹妹一把小巧些的刀。

王小花也有样学样,学着哥哥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将小葱切成均匀的葱花。她的动作虽然慢,但极为认真,每一段都切得差不多长短。

兄妹三人分工合作,很快,馅料就准备齐全了。

王小虎取来一个大陶盆,将肉糜和葱花倒进去,又从旁边的小罐子里,舀了两大勺雪白的盐,最后,他拿出一个小巧的酱油瓶,倒了些许自己用乌香果和灵豆酿造的提鲜酱油。那酱油色泽赤红,质地粘稠,一倒出来,一股无法形容的鲜香就瞬间弥漫开来。

“来,小牛,考验你手上功夫的时候又到了。”王小虎把一双竹筷递给弟弟,“顺着一个方向,用力搅,把肉馅搅得上劲。”

王小牛接过筷子,嘿嘿一笑,手臂肌肉微微鼓起,开始飞快地搅拌起来。那双筷子在他手里,简直搅出了残影。陶盆里的肉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粘稠、紧实,肉香、葱香、酱油的鲜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霸道无比的香气。

“哥,这也太香了吧!”王小花凑在旁边,闭着眼睛,使劲地用小鼻子吸着气,一脸陶醉的表情,“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别急,这还只是馅儿呢。”王小虎笑着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等做成包子,会比现在香一百倍。”

他心里也不禁感慨,灵草空间出品,果然不同凡响。这要是放在前世,顶级的米其林餐厅,也未必能拿出这种品质的食材。而在他这里,这只是家常便饭。

准备好馅料,接下来就是最关键,也最见功夫的一步——和面。“做包子,要想松软好吃,面得发起来才行。”王小虎一边说着,一边用一个大木瓢,从面盆里舀出大半的面粉,倒进一个专门用来和面的、更大的海碗里。

“发起来?哥,面粉要怎么发起来?”王小牛好奇地凑过来问。他只知道面粉能做成面疙瘩,做成饼子,却不知道还能“发”。

“这个嘛,得靠一个咱们家的独门宝贝。”王小虎故作神秘地眨了眨眼。

他没有用这个时代北方人家里常用的老面头,也没有用味道不好的碱面。他转身从橱柜里,取出了一个巴掌大的、密封得严严实实的小陶罐。

打开陶罐的软木塞,一股淡淡的、类似酒酿的清香飘了出来。罐子里,是一些灰白色的、极其细腻的粉末。

“这是什么呀,哥?”王小花也好奇地探过小脑袋。

“这叫‘活力小精灵’。”王小虎半真半假地解释道。

这当然不是什么小精灵,而是他之前闲来无事,利用灵草空间的生物培育能力,以灵植、灵泉水为培养基,筛选、优化、培育出来的一种超级活性干酵母。

其活性是普通酵母的数百倍,而且发酵过程中,非但不会产生任何酸味,反而会分解出一丝丝甘甜的物质,让面食的风味更上一层楼。这玩意儿,可以说是他结合了现代生物知识和灵草空间玄妙能力搞出来的“黑科技”产物。

他舀了一小勺酵母粉,放进一碗温热的灵泉水里,用筷子轻轻一搅。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那碗清澈的灵泉水,瞬间变得有些浑浊,紧接着,无数细密的小气泡,从碗底争先恐后地冒了上来,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层绵密的白色泡沫,还发出了“滋滋”的轻响。

“你们看,这些‘活力小精灵’,一碰到暖和的水,就全都醒过来了。”王小虎指着碗里的泡泡,用弟妹俩能听懂的语言生动地解释道,“等一下把它们倒进面粉里,它们就会在里面使劲地‘吃’东西,然后‘呼’出好多好多的气。这些气被面团包住,跑不掉,就会把面团吹得大大的,像气球一样,变得又软又蓬松。明白了吗?”

弟妹俩听得似懂非懂,但看着碗里不断冒泡的景象,都觉得又新奇又有趣,连连点头。

王小虎笑了笑,将这碗充满了活力的酵母水,缓缓地、均匀地倒进了面粉里。然后,他挽起袖子,露出了结实的小臂,开始用手和面。

“和面,讲究的是一个‘巧’字,咱们家和面,要做到‘三光’。”他一边和,一边不忘言传身教,“就是面光、手光、盆光。”

他的手掌和手指,在面盆里灵巧而有力地动作着,揉、揣、压、叠,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感。雪白的面粉和蕴含灵气的泉水,在他的手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迅速地从一盘散沙,凝聚成了一个整体。

他没有用蛮力,而是用内息包裹着手掌,巧妙地将力道均匀地传递到面团的每一个角落。面团在他的揉捏下,变得越来越光滑,越来越有弹性。

最后,整个面团被他揉得圆滚滚的,表面光洁如玉,像一块温润的白玉。而他的手和那个大海碗,都干干净净,几乎没有沾上一点多余的面粉,真正做到了“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