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美人入宫

“结果呢,莞贵人死了,她死了倒是死不足惜,但连带着还连累了儿子。”“那怀羌郡主是什么人,儿子不愿意娶她,她怎么配做我的嫡福晋,早知如此,还不如和沛国公结为亲家,起码不至于落到如今任人宰割的地步。”

果郡王自视甚高,他是曾经被先帝亲自教导过的皇子,若非先帝去世的早,太子之争他未必没有机会。

只是如今大位已定,其他的事情也成了奢望。

为了让皇帝和太后放松警惕,盛宠一时的舒妃才会自请出宫修行,并把唯一的儿子养在了太后的身边。

不过事情一开始也果真如舒妃预料的那样,在皇上的帝位坐稳之后,他对果郡王这个便宜弟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厌恶。

尤其在果郡王表现出了对朝政不感兴趣之后,皇上更愿意做一个好哥哥了。

而这些事情,若无舒妃在背后教,果郡王怎么可能知晓。

听到儿子埋怨自己,舒妃心中既是不平,也十分无奈。

此时的愤怒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见到儿子越发急躁,舒妃只能循循善诱。

“以皇上和太后的肚量,你若是娶了孟静娴,皇上岂能容你到今日,沛国公府如此势大,皇上和太后不会坐视你和沛国公府结亲,当日太后的赐婚,不过是试探你的心意罢了。”

“若你真展露出半分,太后和皇帝就是第一个不放过你的人。”

舒妃温声开口,孟静娴是太后选中的人,光凭这点,舒妃都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娶她。

不管当初太后的赐婚有没有掺杂其他目的,但舒妃一定会把这件事说成是这般,她唯有这一个儿子,决不能让这个儿子倒向太后。

见果郡王脸色缓和了许多,舒妃继续开口说道,“额娘知道你不喜欢怀羌郡主,怀羌郡主已是再嫁之身,如何能配得上你。”

“但如今木已成舟,怀羌已经成了你的福晋,你既已经娶了她,便不能让皇帝察觉出你对这一门亲事有任何的不满,只要你露出任何不满,便等于给了皇帝机会对你动手。”

“皇帝和太后如今对你的态度,额娘看的分明,他们等的就是一个问罪的机会,额娘唯有你一个儿子,难道你让额娘一人孤独的活在这世间吗?”

果郡王自养在太后身边之后,唯恐太后不满,所以不敢经常来甘露寺探望舒妃。

舒妃是何等有手段心智的人,她一定会想尽办法让果郡王厌恶太后,从而亲近自己。

这么多年,舒妃一直做的十分成功。

所以尽管果郡王已经长成,但心里对舒妃这个亲额娘还是十分敬重的,反倒是太后养育了他多年,他对太后却是满满的戒备心。

用太后的话就是,她当真是养了一条白眼狼。

“额娘,你知道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今皇帝已经对我起了疑心,我进宫向太后请安,寿康宫的人也是几次三番推脱,在前朝沛国公几次下我脸面,儿子如今当真是无计可施。”此时果郡王也不知自己从前的形象立的是不是对的,若是他没有听额娘的,此时皇帝也该给他一些实职了。

他在皇帝面前装了这么多年的乖弟弟,也是什么都没得到,反观敦亲王不恭不敬多年,弘暄还不是被皇帝封为了世子。

可见有些事情有得必有失。

听到自己儿子的抱怨,舒妃如何不清楚果郡王如今的处境。

说起来这件事还是甄嬛那个蠢货惹得事端,在甄嬛选秀的当日,宫中的暗线发现甄嬛的容貌和曾经的四福晋如此相似之后,舒妃便心中动了心思。

所以明里暗里,让允礼去接近甄嬛。

虽说后来发生了许多事,甄嬛未如同舒妃预料的那般得宠,但曾经在先帝爷后宫中盛宠过的舒妃始终觉得,凭借那样一张脸,皇帝对甄嬛一定是不同的。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让允礼和甄嬛合作,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允礼和甄嬛产生联系。

但是舒妃没想到,甄嬛瞧着聪明,做的却都是蠢事。

对富察氏动手也就算了,竟然还敢对华贵妃的女儿动手,年世兰性子刚烈如火,对她的女儿动手,便等于和贵妃鱼死网破。

贵妃下了那般大的手笔查探,舒妃知道,事情若是再拖下去,一定会露出马脚,为了自保,舒妃只能把事情都推给甄嬛和温实初。

本以为推给旁人这样可以高枕无忧,只要他们动作足够快,甄嬛死了,事情也就成了无头冤案。

但舒妃没想到,当日迷情香事件之后,皇后便觉得事情不对劲,甄远道死了之后,甄嬛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温实初一个小小的太医怎么可能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最重要的是,宫里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巧合。

皇后在暗中监视,自然便发现了很多端倪,发现这些事情又和果郡王有关之后,皇后便明白,恐怕是舒妃在后面兴风作浪。

涉及前朝嫔妃,皇后自然不会管这件闲事,说白了,舒妃曾经那样得宠,在本质上和太后便是死敌。

当初是因着把儿子留在太后身边加上自愿出宫修行才躲过了一劫,如今这般猖狂的动手,都不用皇后处置,太后就不会放过她。

所以皇后很是利落的通过竹息的手把这个消息暗中透露给了太后。

太后也如皇后预料的那般,十分震怒,并很快便找到了反击的措施。

借着曾经伺候过甄嬛人的嘴,把允礼和甄嬛的私情说了出来,一下子打了舒妃和果郡王一个措手不及。

在太后眼中看来,舒妃和果郡王能做成这个局,靠的无非还是皇帝对果郡王的信任,若非皇帝信任,果郡王怎么可能这般轻易的出入后宫?还能趁机和后妃接触?

但只要皇帝厌恶了果郡王,那么舒妃便是玩出花来也是无意,皇帝当权,只要皇帝不喜欢果郡王,依照果郡王如今在前朝的地位,除非前朝重臣都疯了,不然不会冒险做谋逆之事。

舒妃能用自己的儿子设这般下作的局,便说明她如今的处境谈不上多乐观,干脆太后便直接釜底抽薪,断了舒妃母子最后的念想。所以太后借机把这些事情摊在了皇帝的面前,后来的种种,不过是皇帝对果郡王的报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