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妻妾和睦

既如此倒不如早做打算。皇上也曾跟着先帝爷多次秋巡,也明白蒙古的生活方式和大清实则不太一样,这也是公主抚蒙后大多影响寿数的原因,他也有不少姊妹嫁到了蒙古去,如今还活着的俨然已经不多了。

但真轮到自己的女儿,皇帝的心情也难免沉重了几分。

“皇后慈爱是淑和她们的福气,你本就是公主的嫡母,有教养之责,这些事依皇后就是。”

听到皇上这么说,皇后温和的继续开口说道,“既如此,臣妾便将此事交予贵妃和吉嫔一同去做,吉嫔出身蒙古博尔济吉特氏,想来最懂蒙古的风俗。”

“虽说如今京中的女儿更重琴棋书画教育,但臣妾想着公主本就是金枝玉叶,也不需在此道上讨驸马人欢心,倒不如学些四书五经,若是来日能帮衬皇上一番,也是父女的情分。”

公主抚蒙一来是为了安抚蒙古,二来蒙古和大清这边又不一样,蒙古那边的女子是可以参政议政的,所以学些琴棋书画的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学些有用的,若是真有了话语权,不光是在蒙古活的更加恣意。

皇帝也会更看重对方。

之前为着淑和,皇后已经向皇上请求过一次,再次开口求了皇上应允之后,那来日公主的教养便能变一变了。

且皇后身为女子,她最了解后宅中的女人到底过得到底如何艰难。

若是父兄看重,日子还能轻快些,若是父兄都不重视看,又如何指望娘家能带给自己多少助益呢。

她的弘乾此生是注定不会有亲生的手足了,既如此,那后宫的这些公主,不就是她儿子最好的助益吗?

皇室兄弟不可信,但姐弟之间可以做很多文章。

时间转瞬即逝,越过盛夏和初秋,很快时间便过去了大半年。

弘乾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变成了能简单蹦出一个字的孩子。

虽说还未满周岁,但宫里人都知道,皇上和太后对六阿哥十分疼爱。

而经历过失去弘晖的事情后,皇后虽然对弘乾寄予厚望,但也没有那般偏执,且如今弘乾还未满周岁,并未抓周,一切还未知定数。

瞧着弘安和弘乾两个小脸蛋,皇后和华贵妃坐在上首皆勾了勾唇角。

宫里唯有六阿哥和三公主年龄最为相近,素日华贵妃也会借着汇报宫务的时候带三公主和六阿哥亲近。

因此,这姐弟俩关系还算不错,尽管都是用大人听不懂的话语交流,但也交流的十分起劲。

敬妃、欣嫔、安贵人坐在下首,温宜公主被敬妃抱在怀里,淑和公主则是娴静的站在一侧,玩着手里的九连环。

有着孩子的欢声笑语,坤宁宫正殿的氛围也欢快了些。

敬妃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皇后,眼神一瞥,轻笑着开口说道,“算算日子,延禧宫那位也该发动了,若是生在这几日,日头还有些毒呢。”

自那日之事后,皇上便在没去过延禧宫一步,因着禁足之事,她们这些宫妃也未在见过富察常在,倒是因此保全了她腹中的皇嗣。只是当日之事到底连累了富察家,皇上发落了富察一族旁支的几个官员,虽说明着未说是什么原因,但摆明了就是为着此事出气,也是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