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起驾回宫
曹琴默最后的话说的很轻,但敲打在年世兰的心间却形成了极重的分量。年世兰知道,在宫里多年,她们早已丧失了自己选择的机会,不管是曹琴默还是她都是一样的。
她为了年家,不得不装作不知道,或者说顺水推舟,而皇上和太后不让曹琴默活,所以对方只能赴死,甚至连死亡的理由都是这般的荒诞。
她们都心里清楚,却明面上不敢露出分毫。
在蝉鸣的盛夏快离开的时候,曹贵人到底没赶上回宫的马车,先一步在圆明园过世了。
她毕竟是温宜公主的生母,皇上很是悲痛,追封对方为襄嫔,并以嫔位祭礼入殓,给了极大的哀荣。
“襄嫔虽然没了,但温宜公主还需要一个妥帖的养母,不然公主没人照料,朕终究是不放心。”
襄嫔的祭礼才刚结束,皇上便对着皇后沉声开口说道。
“不知皇上想让谁照顾温宜公主呢?”皇后淡笑着开口。
如今妃位上,唯有齐妃一人,妃位多悬,唯有从嫔位中选人晋位,表面上是为了给温宜公主择养母,实则宫中也该有新的权利制衡之道了。
“本来贵妃是最好的人选,但长乐年纪还小,若是再添了温宜,朕怕贵妃辛劳。”
听到皇上这般开口,皇后沉思了片刻,便温声开口说道,“贵妃是辛苦,如今回宫在即,贵妃肯定也有许多事要忙。”
“这些倒是其次,岂是臣妾最怕的是温宜公主又乍然失了生母,底下的宫人照顾不好公主,温宜毕竟还年幼,只怕是压不住底下的奴才呢。”
听到皇后这么说,皇上想着也点了点头,温宜虽说是金枝玉叶,但毕竟还只是一个过了周岁的幼童,不仅离不开生母,怕是也离不开奶娘。
从前有襄嫔细细照料,这些事情自然不用担心。
如今襄嫔没了,行宫的嫔妃又不多,赶在了回宫的间隙,皇上一时之间也有些为难。
见状皇后便顺势开口说道,“皇上,臣妾是这样想的。”
“宫务虽然重要,但到底比不上公主的安危。”
“从前襄嫔和贵妃最为交好,温宜和长乐公主也最为熟悉,不如先让贵妃代为照顾公主一段时日,至于宫务,便让富察贵人从中协理,贵妃主理,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差错。”
“有熟悉的人陪在公主的身边,臣妾也能放心些。”
听到皇后的话,皇上细细思索了片刻,便同意了这个说法。
很快皇帝便下旨,让温宜公主和乳母暂时先搬到华贵妃的清凉殿去,同时让富察贵人帮着贵妃协理六宫。
皇帝走后,剪秋见皇后娘娘面色不喜,便开口问了一句,“娘娘,您为何不直接让华贵妃抚养温宜公主,温宜公主毕竟已经满了周岁,加上有乳母照料,实则费不了贵妃娘娘多少功夫。”
听到剪秋的话,皇后冷笑一声。
身为公主的养母,明着说是要费不少心神,但宫规森严,尽管是公主的生母但也不能亲自喂养公主,所谓的费心神,不过是每日关心公主的饮食和穿衣罢了。贵妃宫里养着那么多奴才,还怕照顾不好两个娃娃吗?
只是皇上不愿让贵妃照料温宜公主罢了。
“不是本宫不肯向皇上开口,而是皇上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皇后冷声开口,如今在行宫的嫔妃,安常在和欣贵人的位分都不够,她们自然不能抚养温宜公主,甄常在更是不用说,带罪之身,皇上根本就没考虑她。
剩下的嫔妃中,唯有裕嫔和富察贵人,说起出身,富察贵人倒是有资格抚公主,说起位分,裕嫔自然也是有资格的。
但这两个人不管是谁做了温宜公主的生母,都不是皇后想看到的。
富察贵人出身大族,若是再抚养温宜公主,有了皇上的宠爱再加上家世,便不好拿捏了。
且皇上的意思很明白,温宜公主的养母就是下一步宫中权衡势力的筹码。
若是让富察贵人登上妃位,实在不是皇后和太后想看见的。
至于裕嫔就更不用了,裕嫔有五皇子傍身,若是再添了温宜这个养女,地位只会更加稳固,且这么快就让裕嫔登上妃位,也不是皇后想看见的。
起码也要让裕嫔和齐妃的关系再针锋相对些的时候,在更恰当。
所以皇后才会让贵妃暂时抚养公主直到回紫禁城之后,再考虑为公主选择养母的事情。
“如今在行宫嫔妃少,等回了宫,皇上的选择多了,说不定会改主意。”剪秋在一旁思索了片刻便开口说道。
而剪秋说的,也是皇后所想的。
皇上的圣驾在圆明园待了数月,为此宫里倒是安静了许久,好不容易圣驾回宫,沉寂了多日的紫禁城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内务府早早的便开始打扫各个宫室,而皇后和太后为了回宫之路,也做了不少准备。
好在有惊无险,总算安稳的到了坤宁宫。
“娘娘,敬嫔娘娘递来消息,说是要带着后宫嫔妃向娘娘请安,也是为了恭贺娘娘有孕之喜。”
皇后才刚坐下,便听到了剪秋的这番话。
从前在行宫,规矩少些,如今回了宫里,到处都是眼睛盯着,到底不是那般方便了。
说是请安,恐怕更多是是来看她的肚子。
不过这一幕也在皇后的意料之中,便允了她们傍晚之分来请安问好。
没了端妃之后,皇后下首一左一右坐着年世兰和齐妃,再往后便是有五皇子的裕嫔、敬嫔、丽嫔,再往下便是贵人答应之流。
“数月不曾向皇后娘娘请安,嫔妾这心里总是想着皇后娘娘,如今看到皇后娘娘一切安好,嫔妾这心里总算是放心了。”听到敬嫔这般开口,皇后含笑看向对方。
“本宫虽在行宫,但心里也是想着你们的,宫里可一切都好?”
听到皇后这么说,旁人自然只会说好,谁或说宫里发生的血腥呢。
如今皇后娘娘身边站在从前太后宫里的竹息姑姑,这上头的意思还不明显吗?